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17 13:44:00 來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閱讀數:
托縣新營子鎮乃同村,地處托克托縣境最東南的蠻漢山系邊緣。為了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托縣縣委、縣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提出了立足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轉變思路,變自然資源為經濟資源,變環境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特禽養殖,促進農民增收,徹底改變東部山區的貧困面貌。
乃同村丘陵疏林遍地,草地覆蓋率高,空氣清新,自然條件獨特,非常適合蘆花雞、野雞、大雁等特禽動物養殖。托縣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綠色、特色養殖確定為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村域經濟,加快東部山區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強力推進。經過緊張的籌備建設,托縣引進了內蒙古惠農綠色養殖公司,租用乃同村里土地 430畝,投資 3000萬元,建了 14棟共計 8000平方米的雞舍,購買了 10臺孵化設備和 30臺(套)育雛設施,還建設了 80畝噴灌草場,養殖野雞 8萬只、土雞 6萬只、孔雀 3000只以及數量不等的白天鵝、丹頂鶴、黑天鵝、大雁、鴻雁、鴛鴦、珍珠雞、綠頭野鴨、骨頂雞等 20余種名貴品種,建起了現代化養殖場。該企業年孵化雞苗 100— 150萬只,并以“公司+科技+農戶+信用社”的養殖模式和周邊農民共贏,公司免費為農戶提供禽苗、防疫消毒、飼養技術,出欄的雞、鴨、雞蛋、蘆花雞蛋,由公司按合同價統一收購,既推進了土地合理流轉,又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化程度。
特禽養殖戶楊建峰對筆者說:“惠農綠色養殖公司免費為我們提供了雞苗,政府免費為我們做好全程養殖的技術、疫病防治工作,我養殖的 2000只笨雞現在長到了 2公斤左右,按市場最低價每公斤 18元計算,這 2000只雞可收入近 7萬元,這比在外打工掙錢還多。”目前,當地 500戶村民家家戶戶都搞起了養雞業,村民利用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將雞散養在繁茂的樹林里、山坡的草叢中,讓雞吃野草和害蟲,既保護了植被,又降低了養殖成本,真正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今年,出欄雞鴨 11000只,公司以保護價回收農戶養殖產品,平均每戶從公司獲利 8000— 10000元,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及沿海等地。特色養殖著實成為當地農民實現有效增收的主渠道、新亮點。
據介紹,為了把一家一戶個體經營的養殖風險降到最低,切實保護養殖戶的積極性,縣、鎮兩級政府還積極為養殖戶尋找市場,搭建銷售平臺,通過品牌戰略和龍頭加工企業的包裝,對產出的成雞進行規模化銷售。與此同時,縣畜牧局還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疫病防治服務隊,為農戶做好全程養殖的技術、疫病防治工作,確保了養殖產業的優質、高效發展。同時,為把規模化養殖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使之可持續發展,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惠農綠色養殖公司全面發展現代化的規模加工,項目總投資 7312.00萬元,擬建兩條屠宰線、包裝生產線、熟制生產線,現代化冷庫,年加工規模 120萬只野雞和土雞,以規模加工帶動規模養殖,使農戶增收。另外,為了大規模讓農戶發展養雞業,正在籌建養殖其他禽類南區 1200平方米培訓示范中心樓,以中國農大、內蒙農大專家教授通過現代化的培訓設備設施對當地農民有關種植業、養殖業專業技術進行培訓,每年培訓 1000— 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