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7 10:52: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說起孫連江,在柏各莊農場第八農場可謂家喻戶曉,而他的出名卻緣于他所辦的江原奶牛廠采用托管經營的模式為周邊奶農代養奶牛,把奶牛廠辦成了遠近聞名的“托牛所”,帶動了20多名散養戶實現脫貧致富。鄉親鄰里看到孫連江的“托牛所”越辦越興旺,都親切地稱他為“牛”老板。
莊稼人的大見識
已過不惑之年的孫連江,雖說是一個莊稼人,卻有著常人難得的大見識。2008年,這位多年在外承包土地的莊稼漢子看到養殖奶牛潛在的巨大商機,決定返鄉創建奶牛廠。
孫連江辦奶牛廠的想法得到柏各莊農場第八農場的支持。場里不僅幫他協調解決了場地、技術、水電、資金等問題,還積極為他爭取上級扶持奶牛規模養殖的各項優惠政策,這更加堅定了他辦好奶牛廠、帶富家鄉人的信心。
辦廠決心已下的孫連江并沒有急于建廠,而是多次到豐潤、灤南等地參觀、學習,從中吸取經驗。這讓孫連江既長了見識,也讓他的辦一家“托牛所”的思路更為清晰。
思路決定出路。孫連江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座投資600萬元、占地150畝、規模千頭的奶牛養殖廠。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奶牛廠奶牛存欄達到500頭,日產鮮奶4噸,成為了柏各莊農場(唐海縣)乃至整個京東地區*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園區。
在奶牛廠的管理上,為了徹底根除畜牧養殖環境臟亂差的“通病”,孫連江在牛舍附近建了兩個90立方的大沼氣池,配套化糞池、污水池等,牛糞入池制沼氣,沼渣沼液還田肥玉米,玉米秸稈粉碎后喂牛,形成了循環養殖的新模式。
同行眼中的好心人
“我家這幾頭牛放在老孫的奶牛廠里就踏實了。”說起“托牛所”的好處,入園奶牛張興友激動地說,以前養在自家院子里,環境臟,牛愛得病,擠出的牛奶賣不掉。現在,喂料、防疫、擠奶,全是統一的標準,專人專管,又方便又安全……
以前,柏各莊農場第八農場的奶牛養殖業一直延續小戶分散養殖的模式,受資金、人力、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奶農戶沒有專業設備,衛生不達標,管理不到位,產奶質量無法保證,嚴重影響經營收入。江原奶牛廠的建成,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引導農戶實現了“小、散、低”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的轉變。
奶牛廠統一飼養管理,統一防疫檢疫,統一育種繁育,統一集中榨乳,統一銷售核算的“五統一”經營方式,保障了優質奶源向江原奶牛廠聚集。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讓十里八鄉的奶農看到了江原奶牛廠的托管經營模式所帶來的巨大效益,更多的散養戶接踵而至,將牛放到他的“托牛所”里。
牛老板的牛脾氣
“做生意,就得講質量、講誠信,對得起用戶、對得起良心。”這是孫連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深知,質量是企業的命根子,只有生產出優質牛奶才能贏得市場競爭優勢。
為了保證牛奶生產的品質,孫連江投資80多萬元建設一座高標準的現代化擠奶大廳,添置自動擠奶設備,配備專業人員,采取全封閉、無菌措施,并且設立專門的奶質檢驗部門,對各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監測,嚴格保障鮮奶的衛生安全。
孫連江有著農民特有的憨厚質樸,平易近人,可是在質量方面他絲毫不講情面。一次,孫連江在檢查中發現,有一罐牛奶的檢測數據有問題,經親自抽檢后確有一項指標不合格,當即把問題牛奶全部倒掉,并嚴厲追究當班負責人的責任。結果,擔任質檢的女兒被扣罰了兩個月的工資,還在全廠通報。
正是有了孫連江這種敢較真兒的牛脾氣,江原奶牛廠的質量和信譽遠近聞名,并與蒙牛、伊俐等大企業建立了牢固的業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