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6 11:09:00 來源:中廣網重慶 閱讀數:
目前,重慶三峽庫區百萬移民搬遷安置順利收官,轉入庫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庫區移民舍小家顧大家,克服困難,再次創業,逐步走上致富路,涌現出許多自立自強的典型人物。
位于忠縣忠州鎮復旦村三社的山嶺,眼前的果園綠郁蔥蔥,臍橙、枇杷樹下雞鴨成群,蔬菜地旁邊豬場里豬仔撒著歡。農場主人說:五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原住淹沒區、忠縣順溪場的劉和乾,帶頭搬遷,重新創業。他說:“我是個不安于現狀的人,一個人只要有毅力,只要肯干,就能改變環境,就能創出一片新天地”。
劉和乾外出學習種養殖技術,四處找人借錢,向銀行貸款,承包了這片500畝荒山,招收當地40多個移民,沒日沒夜地忙活。滴滴汗水灑下去,棵棵果樹綠起來。立體、生態農莊一天天像樣、成規模。眼下農場年收入已達數百萬元,吸收移民就業近百人,他們的月收入超過1000元。劉和乾成了當地有名的移民致富帶頭人。他說:“我慶幸自己趕上了黨的好政策,有了移民好政策,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如今,“半城山水滿城橘”已成為忠縣的生動寫照。柑橘種植、加工、銷售形成產業鏈,成為當地一大支柱產業,受益移民上萬人。
三峽工程成敗在移民。近些年來,重慶市政府加大扶持發展庫區特色農業、加工工業、旅游經濟,累計培訓移民、實現就業44萬人,去年重慶庫區經濟總量比移民搬遷前擴大了4倍多,城鄉移民人均收入分別為8231、4998元,比上年增長一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