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6 10:38:00 來源:達州傳媒網 閱讀數:
“十一五”期間,通川區大力實施畜牧業先進實用技術,充分發揮國家扶持政策的引導作用,積極推行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城郊型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促進了農民增收,牧業增效。
近年來,通川區大力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在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各鄉鎮的小作坊式養殖逐步向規模化養殖轉變。蒲家鎮觀廟村1組的趙云通過擴大養殖規模,現在擁有一個近千頭的規模養殖場,辦起了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趙云說道:“在過去散養的時候,一個人只能養40、50頭豬,現在一個人可以養殖200頭豬,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和養殖成本,經濟收益也在無形中提升了。”據趙云介紹,眼下豬價升高,前幾天才出欄100多頭,養殖場里還有200多頭豬即將出欄,一年下來將為他帶來近10萬元的收入。
據通川區畜牧食品局局長劉元介紹,“十一五”期間,該局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按照"養殖標準規?;⑵贩N改良化、經營產業化"的原則,積極引導中小養殖者轉向規?;藴驶h?;a,逐步實現了規模養殖取代農戶散養。通過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和實用新技術推廣,提高了農民科學素質和養殖業的科技含量。改變了過去散養"效益低,勞動強度大"的舊模式,實現了“規范化,規模化”的經營,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一個以生豬為主打的城郊型現代畜牧業產業格局在通川區已具雛形,發展步伐加快。
在發展生豬產業的同時,該區立足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北外鎮朱家溝村吳子勝在辦理野生動物飼養許可證后開辦了九州珍禽養殖基地,從事孔雀、野雞等養殖。“幾年前我就看到了特色養殖的大好前景,目前我飼養了100多只孔雀和400多只野雞,在市場上銷售真是供不應求,一年輕輕松松掙個幾萬塊錢沒問題。”吳子勝說道。
截至目前,通川區新建、擴建規模養殖場142個,養殖小區10個。其中萬頭以上豬場3個,5000頭以上的養牛場5個,5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7戶,50頭以上豬場323個,年出孵禽苗30萬只以上的孵抱大戶1戶,1萬只以上的養禽場7個。2009年全區畜牧業產值達7.8億元,比2005年增加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