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3 14:58: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我來結賬咯!”8月18日下午,和以往一樣,石溪鄉的嚴林中開著車來到忠鍵畜禽專業養殖合作社結清上個月的鴨苗和飼料錢,他是忠鍵畜禽專業養殖合作社合作的30余家養殖戶之一,每月出欄鴨子上萬只,合作養鴨讓他發家致富。這一切都是忠鍵畜禽專業養殖合作社帶來的,沒有它就沒有我的今天。”嚴林中感慨地說。
忠鍵畜禽專業養殖合作社的誕生頗有意思。周忠鍵、胡川、黃開偉等五個人都是一起在康家院子長大的好朋友,一天幾個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周忠鍵說到現在南川還沒有人大規模養鴨和銷售,搞鴨養殖有出路,做了十幾年鴨子屠宰的胡川也同意這個觀點,幾個人一合計,決定共同投資搞養殖。
說干就干,2007年2月他們投資200余萬元在福南橋租下8畝多地創辦忠鍵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租賃土地建養鴨場,周忠鍵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當地村社群眾最終把土地租給了這個一心創業的年輕人。
三個月之后,養鴨場修建完工并正式運轉,最初每個月只能出欄萬余只鴨子,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怎么辦呢?周忠鍵一番思考后想到一個主意,他們自己養鴨不能滿足需求,為什么不動員更多人來養殖呢,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出欄量上的不足,還能帶動一批農民致富。
為吸引農戶養殖,周忠鍵采用了公司加農戶的運轉模式,新發展的養殖戶只需出搭建養鴨棚即可,鴨苗、飼料錢都由合作社墊資,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養殖戶的風險。從那以后不斷由農民主動找上門來要與他們合作,現在他們的養殖戶分布水江、石溪、南平、大觀等鄉鎮。他們發展的散戶超過30家,每個月出欄肉鴨10萬只以上。
合作社運行了一段時間,周忠鍵發現單靠養殖還不夠,要把養殖、屠宰、銷售這一條線串起來才能形成更大的優勢,于是周忠鍵在保證鴨子供應的前提下把合作社的重心轉向了屠宰和銷售。
“萬事開頭難”,鴨子出欄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拓寬銷售渠道成了新的問題。為了建立起銷售網,找到長期客戶,周忠鍵他們主動外出搞推銷,在農貿市場看到收購鴨子的就主動上前遞名片,請別人來看貨。開始結識了很多鴨子加工的個體戶,但搭理他們的只有十分之二三,隨著他們的努力,很快他們的名聲就在各地傳開了。
周忠鍵的事業在經歷了種種考驗之后終于走上了正軌,現在的年產量值達千萬以上,在全區同行里首屈一指。但他并沒有就此止步不前,下一步的打算已經確立,在2009年引入機器加工生產線,降低人共成本,提高工作效應,到時的宰殺銷售量將突破每月20萬只。
小資料
不怕電的鴨子
電棒,能把人都打翻,但是,去打鴨子,鴨子根本沒反應,一放開就到處跑。
為什么鴨子不怕電呢?
首先電棍釋放的電壓屬于“瞬間高壓”,并非持續高壓。因為鴨子的“蹼”具有鳥類和爬行類動物所特有的“角質層”,是一層防水且絕緣的皮膚外層,只要你仔細觀察即可看到鴨子的“蹼”上有極為細小的鱗片。這樣鴨子就不會變成電流導入地下的“良導體”,也就是說鴨子不吸收電流,代替不了電線。其次鴨子與人相比,兩只下肢之間的間距要小得多,所以瞬間高壓所形成的“跨步電壓”對鴨子來說可忽略不計(可能的理論)。
因此,不僅是鴨子,其他鳥類和爬行類動物如鱷魚、蜥蜴等均不怕瞬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