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1 13:48: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為保障2012年濰坊畜牧產業鏈銷售收入實現千億元目標的如期實現,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發展規劃,奎文區結合城區畜牧業實際,緊緊圍繞重點項目建設、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品牌創建、合作社發展、特種動物養殖等主題,加強畜牧獸醫工作,助力濰坊千億級畜牧產業鏈發展。
一是拉長特種動物養殖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特種動物養殖業是我區的優勢畜牧業支柱產業,2010年可實現產值1.34億元,但產業鏈條發展不完善,僅限于生皮銷售。為實現經濟效益*化,積極探索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經營鏈條,力促大虞街道大虞村與河北省尚村鎮劉家務村結為友誼村充分利用當地毛皮深加工技術和資源優勢,對我區生產的毛皮進行異地深加工,再生產裘皮服裝。同時,借濰坊市水貂狐貍良種場搬遷改擴建契機,完善服務體系,逐步培育毛皮市場,形成具有較強區域性和帶動性的毛皮動物飼養業成為特色的支柱產業,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引導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受城區整體規劃影響,我區畜牧養殖用地逐步減少,為有效使用發展空間,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法和標準化養殖技術。目前新建生態養豬場一個,引進 “萊蕪黑”、“煙臺黑”、 “太湖豬”等優秀地方品種進行飼養。采用無公害、生態養殖的方法,生產天然、綠色豬肉產品投入市場,年底可實現首批出欄。配備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形成“生豬飼養——糞污處理——沼氣用于生產、生活——沼液、沼渣肥田——蔬菜種植”生產模式,引導發展生態循環畜牧經濟,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并將該場建設成為生態養殖示范點,以點帶面,引導生態、環保、低碳、適度規模養殖,發展城區畜牧業。
三是加大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創新體系。以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濰坊市水貂狐貍良種場為基礎,以山東省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項目——奎文區珍貴毛皮動物改良提高與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為帶動,繼續實施良種產業化開發工程。通過培訓、推廣應用及跟蹤服務,示范推廣狐貍人工受精及配套飼養技術,建立良種繁育及推廣體系,實現本地狐種群的升級換代和改良提高,實現地產狐種質量和毛皮品質的提升,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目前全區特種動物良種改良率達到98%以上,全區特種動物養殖科技貢獻率達到32%。
四是加強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以農民為核心,以畜牧合作社為主體,扶持培育畜牧合作社典型。大虞毛皮動物養殖合作社的運作已經逐步建立起“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場、戶)”的新型產業化經營模式,提高了養殖業的組織化程度。積極引導奶牛養殖合作社和野豬生產合作社的成立,發展畜產品銷售型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產銷有效對接;發展技術服務型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科技推廣、良種繁育、疫病防控等系列化服務工作,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深入開展評先樹優活動,提高行業自律水平。
五是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全面完成了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完善動物防疫、檢疫監督基礎設施,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制,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要求,落實國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的政策,成立專業免疫隊伍,逐村、逐戶對存欄動物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確保免疫率、免疫證發放率、掛標率均達到100%,并建立健全動物養殖檔案和免疫檔案,實現無疫情發生防控目標。
六是加強市場監督,打造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對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管,對獸藥經營單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單位、生鮮奶站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劣獸藥和添加違規、違禁化學物質等不法行為。實現對養殖環節的有效監管和規模養殖場的全程監控,嚴格產地屠宰檢疫,確保檢疫率100%;堅持畜產品月抽樣檢測制度,完善畜產品安全追溯體系;對奶站實行24小時監管,杜絕添加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質現象發生,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