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2億元獎勵退養養殖戶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2億元獎勵退養養殖戶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1/26 11:07:00 來源:廈門網 閱讀數:

  為保護區內的水源和生態環境,廈門市集美區今年4月份正式啟動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工作。根據實施方案,集美全區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其中禁養區范圍包括“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建設規劃區、學校及其周邊500米內區域。禁養區范圍以外的其他地區為生豬養殖限養區。

  根據規定,“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生豬養殖場必須于2010年7月31日前退養;其他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場必須在2010年10月31日前退養。限養區內生豬養殖場必須在2010年10月31日之前自行選擇退養或者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集美區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階段目標已基本實現。昨日,記者從集美區生豬養殖污染整治辦獲悉,繼7月31日“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已全部退養并拆除養殖設施之后,截至10月31日,其他禁養區域的1320戶養豬戶也全部簽訂了退養協議,大部分已拆除完畢。此外,在限養區內的362家養豬戶中,超過九成的養殖戶表示愿意服從大局、自行選擇退養;剩下的40多戶也正在進行整改,以達到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

  生豬退養:還集美一片青山綠水

  一個數據可以說明整治工作帶來的變化:半年前,集美全區清點出的生豬存欄量約在42萬頭左右,而現在,禁養區內養豬場已經“絕跡”,限養區內也只剩下不到4萬頭豬。

  有數據表明,一頭豬一天的排泄量比5個人還多。據分管整治工作的集美區副區長張劍鳴介紹,前幾年,學校、居民對于養豬場造成污染的投訴一直很多,由于大多數養殖場設施簡陋,沼氣池、消納地配置不合理,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區內“石兜-坂頭水庫”、杏林灣、深青溪等水系、水庫的水質發生嚴重惡化。

  禁養區范圍內的養豬場全部拆除后,附近的居民很快感受到環境的改善。“現在這條溪流的水比原來清澈多了。”家住灌口東輝村的鐘俊杰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村旁這條溪還又黑又臭,讓人避之不及,禁養后,不僅是水體,連空氣的質量都變好了很多。

  在最先實現禁養的“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年初時,這里的水質監測還顯示氮、磷嚴重超標,為劣五類水質。經過系統整治后,水庫的水質狀況已經明顯好轉。根據最新水質數據顯示,目前坂頭水庫除總氮、高錳酸鹽指數為四類外,其他指標都達到三類水標準。

  進展順利:離不開養殖戶的支持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集美區已投入超過2億元用于補貼、獎勵退養養殖戶,以及幫助限養區內養殖戶進行設備改造。對于在2010年11月30日完成退養的限養區內生豬養殖場,區政府也將給予獎勵。張劍鳴表示,這次的整治行動之所以能推進得這么快,離不開養豬戶的理解和配合,以及鎮街一線干部的辛苦工作。

  在這次整治行動中,灌口鎮在全區6鎮街中任務最重,生豬養殖戶共965戶,差不多占了全區養殖戶數的一半。灌口鎮生豬養殖污染整治領導小組組長、副鎮長郭順財介紹說,整治期間,許多工作人員放棄了周末休息,晚上也常常加班到8、9點,等村民晚上回家后做思想動員工作和簽約。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灌口鎮生豬禁養任務圓滿完成,禁養區內的766戶養殖戶全部簽訂退養協議,限養區的199戶養殖戶幾乎全部表示要退養。郭順財說,整治期間,全鎮沒有出現一起上訪,養殖戶都十分理解支持,如禁養區內的林清海、吳芋橫,限養區的張朝金、王福生等養殖大戶,他們帶頭退養,拆除豬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動作用。

  解決“后續”:為退養對象謀出路

  張劍鳴告訴記者,雖然整治工作階段性目標基本完成,但退養的后續工作還遠沒有終結。下一步,區里將聯合農業局、環保部門對限養區內存留的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確保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養殖場拆除后,土地是復耕,還是由重點工程收儲,或者是種樹綠化美化,都需加強監管、預防違章搭建。另外,區里將嚴格落實相關經費補助,鼓勵養殖戶轉業,以防養豬“回潮”現象。

  大規模退養之后,一些上了年紀、不具備別項專長的退養戶可能會面臨再就業的問題。對于這部分“失豬”農民的出路,張劍鳴表示,這幾年,集美區實施文教區、工業區、新城區“三大平臺”建設,在征地拆遷和補償安置方面積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和轄區失地、失漁農民一樣,政府會啟用一系列幫扶政策為他們謀求出路,比如人勞部門將對生豬退養對象實行轉產轉業免費培訓和就業推薦,舉辦招聘專場推薦會,轄區企業也有針對性地提供工作崗位,安置勞力,促進這些退出養殖的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

畜牧家禽網編輯: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