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1/10 15:37:00 來源:百姓畜牧網 閱讀數:
在廣安區虎城鄉新風村6組,一個用竹籬笆作圍墻、四周及天空用網線圍得嚴嚴實實的野雞養殖場格外醒目。一群群野雞在場內或悠閑地踱著步子、或蹲在架上閉目養神,樣子特別逗人喜愛。一位中年男子提著食物走進棚內,隨著他的臨近,一群野雞撲愣著翅膀飛來飛去,整個雞場頓時熱鬧起來……
喂食的男子就是野雞場老板王勇,今年38歲,虎城鄉本土人。以前跑個體運輸時,王勇在遂寧、重慶等地了解到,養野雞成活率高,經濟效益可觀,便萌發了飼養野雞的想法。在重慶九陽學習養殖技術后,王勇和妻子于2008年9月初投資13萬元,在虎城鄉新風村一座廢棄的磚場建起了3畝寬的養殖場,開始走上了野雞養殖道路。
王勇腦瓜靈活,他除了利用現代媒體打開市場銷路外,在養殖中還琢磨出一些獨特的飼養方法和管理技術,贏得了前來參觀的群眾贊賞。養殖場建起不久,他就利用互聯網為自己的雞場開通了專門的網站。去年3月17日,王勇成功利用網站將960只野雞苗賣到了齊齊哈爾市。野雞的個性很暴躁,有時為了爭搶食物,甚至會“大打出手”。王勇在養殖場安放了音響,每天下午4點,他會準時給野雞播放《二泉映月》、《南泥灣》等二胡或薩克斯曲子,此時,野雞們便會安靜下來,看起來特別聽話。“音樂不但能控制野雞的神經,而且還能促進它們的食欲,提高雞肉品質。”王勇說。為防止野雞將剛產下的蛋啄破,王勇與妻子想出了往雞場內投放乒乓球的辦法。起初,白色的乒乓球剛丟進去,野雞就將乒乓球當成“小玩物”啄來啄去,時間一長,它們啄膩了,便對產下的雞蛋不再使用“暴力”,所以雞場的破殼蛋特別少。目前,正值野雞孵抱時期,雞場內出現了公雞相互“爭風吃醋”的現象,導致不少母雞因沒正常受精,產出的雞蛋不能孵出小雞。對此,王勇和妻子在雞場內專門用網線隔出100余間“小房子”,按每間房子裝一只公雞和四只母雞的數量配置,杜絕了公雞因爭搶“意中人”而“大打出手”的鬧劇。
在廣安,飼養野雞的人并不多,王勇的野雞上市后受到了廣大市民的青睞。據了解,去年他共出售商品雞8000余只,按每只雞純利潤18元計算,實現純收入14.4萬元。王勇介紹,商品雞主要銷往鄧家灣碼頭、東門口碼頭、農家樂以及城區酒店等處,遇旅游旺季,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另外,王勇還飼養著500來只蛋雞,目前每個月產蛋量均在10000枚以上,按每枚1.5元的價格直接發往城鎮市場和超市。
雖然現在每個月的收入都比以前搞運輸可觀,但王勇和妻子并未滿足于現狀。去年9月,他們在虎城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投入資金10萬元將養殖場擴建到了5畝。今年以來,市場行情進一步“水漲船高”,王勇更是信心倍增地告訴記者,在今后兩到三年時間,還將再追加投資20余萬元,將場地面積拓展到13畝,達到年銷售商品雞5萬只,年存欄蛋雞5000只的規模,到那時雞場年純利潤能實現1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