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1/8 10:30: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一堆牛糞,在平常人的眼里能看作什么呢?充其量就是種莊稼都不旺的肥料。而到了山東省郯城縣沙墩鎮王霞的手里,她卻把它看成了一灘“金”子。她憑著這種異樣的看法,從黃牛—牛糞—蚯蚓—黑魚—蔬菜—沼氣生態循環鏈中,每年都能賺得10多萬元。
年近50的王霞,在沙墩鎮華埠五村可以說是個能人,投資100萬元,建起了養牛場,當時,由于養牛業行情較好,自從把牛買到手后,價格翻著跟頭地往上漲,年底60頭牛全部育肥出欄,當年收入12萬多元。初嘗甜頭的她,對養牛的信心更足了,將原來的小養殖場,改建成占地50畝的規模化養殖區。
隨著肉牛的增多,她看到堆積如山的牛糞,整天放在養殖區臭烘烘的,晴天還好說,一到雨天,牛糞尿淌得滿院子到處都是,沒法處理,很是犯愁。為了處理掉這些牛糞,她一分錢不要,讓村民拉到地里種莊稼,可是村民都不愿要,原因何在?牛糞種地不壯,還容易長草。
就在她為這些牛糞處理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塊“金磚”砸到了這位幸運的女能人的頭上。2007年,她無意中在中央電視臺上看到本縣郯城鎮嶺南頭村顏士全用牛糞養蚯蚓的報道,“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她興奮地跳了起來,并當天到了顏士全家登門拜訪,虛心請教牛糞養殖蚯蚓的方法。通過協商,王霞用40車牛糞跟顏士全換回了一車蚯蚓,在自己的牛場建起了蚯蚓養殖基地,王霞伺候蚯蚓比伺候自己的孩子還上心,每天早晚守在基地里。汗水沒有白流,經過一年的摸索和學習,她的蚯蚓養殖成功了。
蚯蚓有了,做啥用呢?王霞心里盤算著。王霞記得開飯店時,黑魚雖然價格貴,但味道鮮美,顧客都喜歡點這道菜,頭腦靈活的她又打起了用蚯蚓養殖黑魚的主意。2008年,她從江蘇購進了1萬尾黑魚苗,魚苗長到3厘米時,突然有一天,黑魚苗全部死掉了,看到精心喂養的魚苗黑乎乎地漂在池塘里,她像小孩般地大哭了一場,疼魚疼錢疼功夫。
“哪里跌倒了再從哪里爬起來”,她擦干了眼淚,踏上了前往江蘇拜師學習的征程。常言道:“寧幫二斗銀,手藝不傳人”,王霞是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她想學,可是人家不肯教,一趟不行,那就去兩趟,每當去到人家,她都是手勤腳快,幫著干這干那,不知來來回回跑了多少次,真心換誠心,人家看到她心地善良,就把養黑魚的最關鍵一環,傳授了給她。找到病因的她,養魚的信心十足,從鎮信用社貸款30萬元,建起了占地15畝的30個養魚池。由于蚯蚓營養價值高,黑魚長勢快,去年僅黑魚一項收入30多萬元。蚯蚓糞是種植蔬菜的好肥料,種出來的蔬菜既不用上化肥,也不用打農藥,今年,她又搞起了綠色無公害種植,利用蚯蚓糞種植了小麥和土豆,把自己用不了的蚯蚓糞以2元/斤的價格賣給了花農。
思路開闊的王霞沒有把牛糞僅僅局限在喂養蚯蚓上,又有了更高的目標,今年春天,她又投資建起了1000立方米的沼氣罐,利用牛糞發展沼氣,基本解決了400戶村民照明做飯需求,從而讓牛糞發出了更多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