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12 11:58:00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數:
從更長時間來看,農產品上漲具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可以概括歸納為兩方面:一是各國政府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過剩必然會推動資產價格重估;另一方面,目前農產品供需大體平衡,因此,任何超出預期的供需數據都會引發市場強烈回應。
首先,作為頭號經濟體的美國,其經濟增長表現以及其帶來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視。但9月份的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減少9.5萬人,劣于預期持平的判斷;與此同時,失業率仍保持在9.6%的高位。兩組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未得到明顯好轉,經濟復蘇仍缺乏動力,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與此相應的是,美聯儲主席伯克南公開表示,進一步購買資產能提振美國經濟。更為激進的預測(如高盛)估計,美聯儲不但年內不會加息,2011年內也不會加息,至少要等到2012年甚至是2013年才會有加息可能。
其他國家央行也在執行著相似的寬松貨幣政策。日本央行就在本月5日調降利率,將銀行間的無擔保隔夜拆解利率由0.1%下調至0到0.1%,這是日央行時隔4年多再次實施零利率政策。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在最近的利率會議中,維持目前的較低利率水平不變。
當前,流動性過剩的隱憂已經顯現,大量的資金進入市場,會不斷推高資產的價格區間,大宗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正是在這一宏觀大背景下的產物。如果美國在11月份再次啟動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必然不可避免的助推大宗商品價格重新估值,上一輪價格暴漲的歷史將會重演。
其次,由于工業化的影響,全球異常氣候頻現,農產品所需耕地和淡水供應也呈下降態勢,使得農產品供應增速受限。加之世界人口不斷增加,糧食的剛性需求高企,使糧食供應平衡相當脆弱,稍有風吹草動,價格便一路飄紅。
而10月8日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即引發了市場憂慮,CBOT玉米,大豆,小麥均在上周五出現漲停行情。由于美國是上述農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加之CBOT作為權威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地位,使得美國具有國際性的農產品定價權。而我國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很多農產品需要依賴進口。這就使得我國農產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要跟隨國外價格聯動。也就是說,國際農產品價格的高企也會推動我國農產品價格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