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7/13 14:06:00 來源:天山網 閱讀數:
農六師軍戶農場九連有個養殖場,如果你把飼養的牛交給這里管理,不僅不用繳費 ,還有收入進賬。這事聽起來有些蹊蹺,卻是真事。
“我們這里飼養了380頭奶牛,其中200頭是別人托管的。”養殖場負責人張海說。
今年4月,張海等5人為養殖場注入700萬元資金,用于二期工程建設,新增圈舍30棟,占地2.6萬平方米。6月30日,張海底氣十足地對筆者說:“養殖場二期工程7月底完工后,奶牛飼養規模可擴大到1000頭,5年內可收回全部投資。”
張海是軍戶農場九連一名青年職工,承包過土地,搞過畜牧養殖,跑過貨物運輸。2009年,張海了解到飼養奶牛大有可為,便與其他4名職工合作,籌資500萬元建了占地1.1萬平方米的奶牛養殖場。
牛場建成后,由于資金周轉困難,可飼養400頭奶牛的圈舍里只養了180頭奶牛,造成資源浪費,飼養成本增加。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一個念頭在張海腦中閃現:何不讓養殖場兼做托牛所呢。
九連與昌吉市阿什里鄉毗鄰,當地哈薩克族牧民多為家庭散養奶牛,養殖效益不高。如果把這些分散的奶牛集中起來飼養,實行集約化管理,不僅能打開產品銷路,還可以化解養殖場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張海的養殖場托管奶牛的消息很快傳開。連隊職工、臨近的哈薩克族牧民紛紛把自家飼養的奶牛送來。
張海的養殖場管理規范,養殖戶把牛交到這里托管,牛奶由養殖場銷售,養殖戶每月可收入260元。
現在張海的養殖場有各族員工45名,日產鮮奶5噸,年產值500多萬元,凈收入超過200萬元。目前,他們與蒙牛乳業集團和娃哈哈集團新疆分公司簽訂了訂單,產品不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