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22 10:51:00 來源:中國牧業網 閱讀數:
近年來,新蔡縣立足縣情,因勢利導,完善發展機制,走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的路子,大力發展鵝鴨養殖。目前,全縣已建成鵝鴨養殖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2家,年屠宰鵝鴨1500萬只,發展鵝鴨700萬只,預計年底可達1000萬只。發展鵝鴨養殖小區71個,規模鵝鴨養殖場481個,鵝鴨養殖專業戶1832戶。去年以來,全縣鵝鴨飼養量達1320萬只,累計出欄商品鵝鴨1000多萬只,直接經濟效益7000多萬元,全縣3000多戶通過養殖鵝鴨實現致富夢想,初步形成了集種鵝鴨孵化、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格局,2009年,新蔡縣被評為“中國白鵝之鄉”。
一、立足縣情,理清思路。縣委、縣政府結合全縣千名干部下基層集中調研活動,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統一了思想。認為鵝鴨養殖適合縣情、民情,是一項周期短、投資少、效益好、風險小的好項目,決定把鵝鴨養殖工作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確立了“鵝鴨養殖并重,宜鵝則鵝,宜鴨則鴨”的原則,走公司+基地+農戶和市場引導、企業動作、農戶參與、政府服務的發展思路。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今年以來,通過召開“三會”。即全縣召開大型動員會2次,現場觀摩會3次,組織巡回演講會46次,還結合“兩提高一加快”宣講團,進村入戶宣講鵝鴨養殖技術,印發技術資料,舉辦培訓班,為了拓展視野,更新觀念,從去年到現在先后組織了12批干部群眾分赴外省及周邊潢川、固始和天龍禽業、鵝鴨養殖先進鄉鎮進行實地參觀學習,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發展鵝鴨養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在電視臺開辦鵝鴨宣傳專欄,開通專業信息移動短信等,利用廣播、新蔡鵝業網站等媒體,進一步擴大了新蔡鵝鴨產業對外的宣傳和影響。吸引省內外客商來新蔡從事鵝鴨經營活動。抓好鵝鴨養殖示范場區建設,目前,全縣22個鄉鎮,每個鄉鎮至少發展1個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10萬只以上的標準化鵝鴨養殖示范場區。發展2個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1萬只以上的鵝鴨養殖示范戶,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典型示范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鵝鴨養殖。
三、壯大龍頭,拉動發展。通過天龍禽業、天歌鵝業兩大鵝鴨產品加工企業的積極參與,使龍頭企業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在實踐中創建了兩種模式:一種是龍頭企業投資建基地,吸納農戶入駐養殖,農戶可以出勞動力承包場舍養殖,也可以自已投入流動資金租賃場舍養殖。企業為農戶提供種苗、飼料,保護價回收產品,幫助養殖戶搞好育雛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另一種是農戶投資建場舍,與天龍禽業簽訂保護價訂單養殖。凡鵝鴨場舍建筑面積達400平方米以上,存欄規模千只以上,農戶每交售一只鵝鴨,企業獎補0.5元。建筑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存欄規模萬只以上,企業獎勵農戶資金5萬元,獎補方式為農戶每交售一只鵝鴨,企業獎補0.7元,直至獎足為止。從而為農戶化解了市場風險,鼓勵養殖戶壯大養殖規模,龍頭企業還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在河塢大閘上游汝河兩岸興建了長10公里、年出欄商品鵝100萬只的汝河鵝業養殖長廊(基地),利用河灘地種植了1000多畝養鵝牧草,在駐新公路沿線鄉鎮興建了6個大型、標準化、綜合鵝鴨養殖示范場(區)。為進一步拉動鵝鴨生產,天龍禽業2010年再投資1.7億元,新上年產2萬噸鵝鴨熟食加工廠一個、新上年存欄種鴨6萬只大型、標準化、綜合養殖基地一個、新上年存欄種鵝2萬套的種鵝基地一個、新上年產500萬件紙箱廠一個、新上年產30萬噸飼料廠一個,此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提高鵝鴨產業整體效益。
四、完善服務,促進發展。一是搞好技術服務。通過引導企業與大專院校結合,引進技術人才,穩定防疫隊伍,做好對養殖戶的技術指導服務。充分發揮鄉鎮鵝鴨養殖防疫服務隊的作用,按照免疫程序為養殖戶搞好防疫及技術指導,做到防疫責任明確到人,并把防疫作為年度鵝鴨養殖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加強技術培訓,采取請進來教、派出去學,組織專家授課、電視講座、座談交流等形式,培養了一大批鵝鴨技術服務骨干,縣鄉都建立了鵝鴨技術技術服務隊伍,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今年已舉辦鵝鴨養殖技術培訓班66期,受訓人員達13200人。二是搞好資金扶持。為解決養殖戶資金投入不足問題,積極協調縣郵政儲蓄很行、農信社、農行等金融部門加大對鵝鴨發展資金扶持力度,從去年以來,全縣金融部門已為鵝鴨養殖戶提供貸款3000多萬元。三是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對接。有關職能部門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本著“自愿、互利、雙贏”的原則簽訂養殖購銷合同,鼓勵企業,制訂優惠激勵措施,讓利于農戶,切實調動和保護了農戶的養殖積極性。四是充分發揮鵝鴨養殖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為養殖戶搞好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指導與培訓、各項物資供應以及銷售服務等。組建鵝鴨養殖專業購銷經紀人組織,實施合作組織購銷,*限度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效益。
五、優化環境,保障發展。在養殖建設用地方面,在全縣廣泛宣傳國家和省市扶持畜牧業的用地優惠政策,積極幫助農戶協調鵝鴨養殖建場用地。對在可耕地內興建養殖場舍的一律按農業用地管理,嚴禁阻撓、刁難和收取不合理費用。特別對上規模較大的鵝鴨養殖示范場區建設,各級各部門都積極協調用地,幫助其搞好規劃,優先給予項目資金支持。在鵝鴨生產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凡在縣內運輸鵝鴨的車輛,公安、農機、交通、城管等部門對違規的運輸戶做只糾章不罰款,只教育不懲處。在環境保護方面,本著先發展、后規范的原則,給予養殖戶積極支持,引導、鼓勵養殖大戶興建糞污處理設施,搞好糞污處理。在用電方面,電業部門對鵝鴨養殖場區用電一律按農業電價收取,并優先保障鵝鴨規模養殖場區和加工企業用電,把鵝鴨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列入一級用電單位從而保障了鵝鴨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在新蔡大地上,隨處可見一片片鵝鴨舍,一群群白鵝,忙碌的養殖戶滿懷盈利的喜悅,正一步步邁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