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22 10:47:00 來源:中國牧業網 閱讀數:
從2009年冬至開始,全國平均生豬出場價格連續下跌。據農業部監測,至3月底,目前活豬和豬肉價格已分別連續下降12周和11周,降幅分別為19.7%和12.5%。生豬盈利狀況的豬糧比價已下降到5:1左右,顯著低于6:1的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
面對豬肉價格的連連下跌,市場關于“豬肉收儲”的聲音也日益強烈。按照2009年1月發布的《防止豬價過度下跌調控預案》,當“豬糧比”價連續4周處于6:1-5.5:1之間時,國家將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
2010年4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公開競價收儲2010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后,其效果已經開始顯現。由于前段時間肉價連續下跌,養豬戶急于拋售,導致目前生豬出欄量和存欄量下降,供應量減少,因此價格出現了短期的小幅反彈。此外,國家各部委聯合啟動凍肉收儲,給肉價帶來了利好。生豬價格在經歷了連續3個半月的下跌后首次出現回升。
4月20日,商務部又下發了第二批收儲計劃。雖然全國生豬價格整體出現回升,但部分地區仍呈下跌態勢。5月20日,國家啟動第三次凍肉收儲,全國豬肉價格跌勢仍不改,但降幅趨緩。據商務部監測,上周(5月24日至30日)國內豬肉價格降幅趨緩,較之前一周下降0.2%,降幅縮小0.4個百分點。豬糧比價持續低于盈虧平衡點,養殖戶虧損狀況仍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目前豬糧比價僅在4.07:1,養一頭100公斤的生豬虧損在100-200元,養殖戶補欄意愿普遍較為低迷。
距第三次凍肉收儲還不到半個月,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于6月2日又公開競價收儲2010年第四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庫點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湖南、江蘇、四川、河北、遼寧、黑龍江等14個地區。
盡管我國豬價逐步回暖,但目前就斷言豬肉價格止跌回升還為時尚早。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家收儲豬肉數量有限,而國內生豬養殖規模龐大,結構失衡,而隨著氣溫的升高,豬肉消費進入淡季,供大于求的狀況仍難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國內生豬存欄量自2009年12月達到4.7億頭高水平后開始不斷下滑,據農業部統計,3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量已滑落至4.41億頭,同時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也減少至4840萬頭。但目前生豬存欄量仍處于較高水平,能繁母豬存欄量偏大,存欄結構仍存在不合理,這仍將對后期豬價造成一定的壓力。而據悉國家全部冷庫利用起來總量約在60萬噸左右,而目前市場每月供應量在400萬噸左右,國家收儲政策對生豬價格短期難有明顯的提振效果。
另外,國內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其中作為飼料主要原材料的玉米價格不斷創出新高。自2010年3月初以來,玉米價格快速上漲,最高峰時玉米價格每噸上漲200元左右,漲幅約10%,多個地區玉米市場價格已運行在2000元/噸之上。盡管目前國家嚴厲打擊農產品市場炒作行為,并不斷投放玉米儲備,但國內局部市場玉米供應偏緊的狀態依然存在,市場商品糧流通數量不多,農民和現貨商的售糧進度仍顯緩慢,玉米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飼料價格居高不下,而生豬價格難有明顯提升,國內生豬養殖效益難以好轉,生豬養殖及飼料市場恢復仍將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
從2009年冬至開始,全國平均生豬出場價格連續下跌。據農業部監測,至3月底,目前活豬和豬肉價格已分別連續下降12周和11周,降幅分別為19.7%和12.5%。生豬盈利狀況的豬糧比價已下降到5:1左右,顯著低于6:1的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
面對豬肉價格的連連下跌,市場關于“豬肉收儲”的聲音也日益強烈。按照2009年1月發布的《防止豬價過度下跌調控預案》,當“豬糧比”價連續4周處于6:1-5.5:1之間時,國家將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
2010年4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公開競價收儲2010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后,其效果已經開始顯現。由于前段時間肉價連續下跌,養豬戶急于拋售,導致目前生豬出欄量和存欄量下降,供應量減少,因此價格出現了短期的小幅反彈。此外,國家各部委聯合啟動凍肉收儲,給肉價帶來了利好。生豬價格在經歷了連續3個半月的下跌后首次出現回升。
4月20日,商務部又下發了第二批收儲計劃。雖然全國生豬價格整體出現回升,但部分地區仍呈下跌態勢。5月20日,國家啟動第三次凍肉收儲,全國豬肉價格跌勢仍不改,但降幅趨緩。據商務部監測,上周(5月24日至30日)國內豬肉價格降幅趨緩,較之前一周下降0.2%,降幅縮小0.4個百分點。豬糧比價持續低于盈虧平衡點,養殖戶虧損狀況仍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目前豬糧比價僅在4.07:1,養一頭100公斤的生豬虧損在100-200元,養殖戶補欄意愿普遍較為低迷。
距第三次凍肉收儲還不到半個月,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于6月2日又公開競價收儲2010年第四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庫點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湖南、江蘇、四川、河北、遼寧、黑龍江等14個地區。
盡管我國豬價逐步回暖,但目前就斷言豬肉價格止跌回升還為時尚早。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家收儲豬肉數量有限,而國內生豬養殖規模龐大,結構失衡,而隨著氣溫的升高,豬肉消費進入淡季,供大于求的狀況仍難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國內生豬存欄量自2009年12月達到4.7億頭高水平后開始不斷下滑,據農業部統計,3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量已滑落至4.41億頭,同時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也減少至4840萬頭。但目前生豬存欄量仍處于較高水平,能繁母豬存欄量偏大,存欄結構仍存在不合理,這仍將對后期豬價造成一定的壓力。而據悉國家全部冷庫利用起來總量約在60萬噸左右,而目前市場每月供應量在400萬噸左右,國家收儲政策對生豬價格短期難有明顯的提振效果。
另外,國內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其中作為飼料主要原材料的玉米價格不斷創出新高。自2010年3月初以來,玉米價格快速上漲,最高峰時玉米價格每噸上漲200元左右,漲幅約10%,多個地區玉米市場價格已運行在2000元/噸之上。盡管目前國家嚴厲打擊農產品市場炒作行為,并不斷投放玉米儲備,但國內局部市場玉米供應偏緊的狀態依然存在,市場商品糧流通數量不多,農民和現貨商的售糧進度仍顯緩慢,玉米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飼料價格居高不下,而生豬價格難有明顯提升,國內生豬養殖效益難以好轉,生豬養殖及飼料市場恢復仍將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