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7 15:27:00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閱讀數:
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近期就奶牛養殖情況,分別在雙城、安達、富裕、杜爾伯特、肇州五個市縣及省農墾系統的150個奶牛散養戶、35個奶牛規模養殖戶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規模養殖戶的養殖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疫病防控得力、保險意識較強,而散養戶則相對較弱。同時,奶農售奶過程中存在檢驗繁瑣、奶資兌現不及時等問題。
散養戶奶牛飼養環境差,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據調查,94%的散養戶家中沒有青貯窖、塔,84%的散養戶牛舍不具備溫控設備和清糞排尿系統。而在調查的35戶規模養殖戶中,配套設施相對完善,85.7%的規模戶每頭奶牛的青貯規模在1000公斤以上,40%的規模戶牛舍裝有溫控設備和清糞排尿系統;如何進一步引導奶牛散養戶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是穩步發展奶牛飼養業的關鍵。
散養戶對疾病防控不夠規范。問卷顯示,有13.3%的奶牛散養戶從未聘請獸醫專業人員對其牛舍進行定期檢查;自身定期邀請相關專家檢查的奶牛散養戶不足一半。防疫不及時、不完善,直接影響著奶牛的健康成長。奶牛飼養規模戶中防疫率達到100%。
散養戶奶牛保險參加程度較低。據調查,84.7%的散養戶所飼養的奶牛沒有參加保險。在規模養殖戶中,有62.9%的養殖戶所飼養奶牛全部參加了保險。無論是散養戶還是規模戶,其參保意識和理念都需要進一步加強。
牛奶出售過程中仍存在著檢驗繁瑣、奶資兌現不及時、壓等壓價等現象。據對散養戶和規模戶多選問答在出售牛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時,32%的散養戶和34.3%的規模戶認為賣奶過程中存在著檢驗程序過于繁瑣、時間較長;32%的散養戶和31.4%的規模戶反映存在賣奶款不能及時兌現;26%的散養戶和40%的規模戶反映存在賣奶過程中壓價壓等現象。
奶牛飼養戶對發展前景不夠樂觀。據調查,有34.6%的散養戶在一年內曾淘汰、出售、宰殺過奶牛,其中屬于正常淘汰期處理的奶牛僅占13.3%。從調查結果看,大多數散養戶與規模戶都處于維持現狀、期待市場好轉、縮小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標準的狀態。只有24%的散養戶和17.1%的規模戶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