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4/26 15:24:00 來源:農博網 閱讀數:
一、種豬規劃
1.淘汰不良種豬
豬價不好時是改良種豬群的最好時機,不好的種豬應趁此機會趕快淘汰,不但可以改良豬群,而且還能減少費用支出。淘汰種豬挑選的標準大致如下:
(1)年齡太大的 生產6胎以上母豬的繁殖效率,包括產仔數、泌乳量及配種率均逐漸下降,所以可由最老最差的淘汰起。
(2)體弱多病的 病豬或有繁殖障礙的種豬當然是淘汰的首選,因為病的治療效果不明,留之無益。
(3)繁殖性能差的 奶頭小、奶水少、產仔數少、發情不順、屢配不上或太過瘦小的母豬均應被淘汰;公豬如性欲差、精液品質差、及后代表現差的也應趁早淘汰。
2.引進優秀種豬
如果您的財力允許,豬價下跌反而是改良種豬性能的*時機,您可以趁此機會去舊換新,買下又便宜又好的種公豬、種母豬。
3.加強種豬管理
母豬配種等管理工作應繼續進行,因為從配種到肉豬上市至少也要9個月時間,到時豬價如何,神仙也難料,何況種豬的繁殖循環一旦打亂,往往很難恢復。仔豬行情不好時,可以考慮新母豬跳過一次發情期。據有關報道,新母豬跳過一次發情期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年限和平均產仔數,同時也可以減輕當前資金壓力。
二、環境管理
1.撲殺病豬 將環境狀況欠佳的豬只盡快處理掉。
2.降低密度 降低飼養密度,不但可以減少支出,而且可以改善飼養成績,成本自然降低。
3.避免污染 豬場應謝絕外來人士進入,注意人員和車輛的消毒工作,可趁此時機規范豬場管理。
4.改善設備 不當的豬舍設計,如各棟彼此相連的豬舍、排污設計不良的豬舍、無法做隔離或統進統出的豬舍、通風不好的豬舍,在不需大量資金支出的情況下,應趁機進行修整,使之成為好管理、易消毒,病原易控制的良好豬場。
5.凈化豬群 執行新技術,如:早期隔離斷奶法、凈空14日法、統進統出、分段隔離飼養法等等,趁此機會執行,創造更好飼養環境,使您成為養豬專家。
三、飼料調整
1.哺乳期及保育期小豬(出生-25公斤)
對于體弱多病的小豬應毫不猶豫淘汰,對于環境的小豬,飼養管理則不宜做任何改變。因為,目前60日齡以前的小豬大多環境臨疾病威脅及免疫力不足問題,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用差的飼養飼養剛離奶小豬,營養變差,加上照顧不周,小豬很容易發病,生長受到影響,結果肉豬后期更難照顧,成本反而增加而得不償失。
以上處理的得失我們可以用一組數字來進行分析。1頭小豬如果生下來就死亡或被淘汰,您大概要損失150元左右,如果是因為飼養不好而中途死掉,您將損失250元-450元,萬一沒死掉成為疾病的傳染源,您整個豬群的飼養成績都會變差,那么損失更是大得難以計算。
其實,1頭小豬如果不計母豬成本和肉豬分攤的固定成本,好好的飼養,所需費用大約是500元左右,多養出來的豬,即使豬價再低些也仍然合算。所以,對于小豬,要不就趁早淘汰,少損失一些,要不就用好飼料、做好管理,好好飼養。特別是使用好的幼畜料,用量不多,但影響極大。
2.生長前期肉豬(25-50公斤)
生長前期的肉豬仍然需要好的飼料、好的管理來飼養,才能發揮最好的生長潛力。因為,50公斤以前的小豬仍然是長瘦肉和骨架的*時機,生長不可受到影響,但是配方中魚粉等高價格原料可以不用,而由其他原料進行替代。
3.生長后期肉豬(50公斤-出售)
50公斤以后的肉豬配方可以適當降低營養成分,如50-80公斤肉豬的蛋白質可以酌減0.5個百分點(如由17.5%降到17%),80公斤-出售肉豬的蛋白質可以酌減1.0-1.5個百分點(如由17%降到15.5%)。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基本原則,最好的飼料配方仍要依據豬只品種、采食量、季節和豬價等因素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