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2/25 16:13:00 來源:北方牧業報 閱讀數:
1995年起,中國肉雞產量超過歐盟,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肉雞生產國。探討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肉雞價格形成與調控機制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來肉雞價格波動的六個特點
2003年~2004年肉雞價格的走勢呈“W”形第一次下跌是在2003年的春季。受“非典”影響,國內省際、地區間的流通嚴重受阻,并且有需求下降的因素,導致肉雞價格下跌。這一事件并沒有重創消費者的信心,因此大約經過半年以后,肉雞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第二次價格大幅下跌的誘發因素是2004年初的禽流感疫情,這次疫情使得許多養殖戶虧損,肉雞的補欄也幾乎停滯。在疫情結束以后,供給的缺口和消費信心的逐漸恢復才使得價格逐步提高,但是這段時期的需求并沒有完全恢復。
2004年底~2005年肉雞價格經歷了先上漲后震蕩的過程2005年上半年,肉雞的價格在波動中逐步上漲,筆者認為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存欄量的不足和消費需求的恢復。2005年5~8月的價格下跌和 8~10月的價格上漲主要都是受供需不平衡因素的周期性影響,因為肉雞的生產周期短,所以其市場波動期也短,雖然這期間飼料價格的上漲也推動了肉雞價格的上漲,但是其幅度并不是很大。2005年底暴發的禽流感疫情又一次導致肉雞價格暴跌,并且這次有人感染禽流感事件的發生,引起了社會的恐慌,禽肉消費的需求大幅下降。
2006年的肉雞價格以低位運行緩慢上升為主2006年初,由于元旦、春節的臨近,引發了短期的需求上升,因此肉雞價格短期小幅反彈。春節過后需求下跌,價格恢復至低位,開始緩慢的上漲階段。這一階段是肉雞業逐步恢復的階段,雖然下半年價格大幅上升,但是由于上半年價格過低,使2006年整體價格水平仍然低于去年。
2007年的肉雞價格經歷了快速上漲和小幅下跌的過程,整體情況比較樂觀2007年1~10月,肉雞價格明顯上揚,增幅達到30%,除了由于前期補欄量不足導致的供不應求,豬肉、雞蛋等替代品的價格快速上漲以及豆粕價格的上漲都是重要的推動作用。到了10月,由于前期高利潤的吸引導致的補欄大幅跟進的釋放效應,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價格開始下跌,但與往年相比仍有較大的提高。
2008年的肉雞價格基本在比較穩定的范圍內呈先漲后跌的趨勢由于養殖成本的上升,農戶利潤減少。2008年1~11月雞糧比價為1∶8.02,同比下降2.4%,養殖效益減少。原因在于春節后飼料價格上漲,養殖成本增加,肉雛雞價格高漲。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肉雞價格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產量和進口量的增加使得市場供過于求,導致價格回落。二是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加重,經濟環境不景氣,市場購買力下降,需求明顯減少。三是豬肉價格的下滑使得雞肉的替代作用減弱。
2009年1~10月,肉雞價格呈先緩慢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趨勢2009年1~5月,肉雞價格延續了去年的趨勢,持續小幅下降,5月以后,由于前期養殖戶補欄不足,出欄量開始減少,加上國家刺激經濟發展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節日比較集中及消費市場的逐步恢復,推動了肉雞價格的上漲。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肉雞價格調控機制
我國的肉雞產業是市場化和產業化程度都比較高的農業產業之一,國家對于肉雞產業更多的是產業上的扶持政策,如減免檢驗檢疫費、出口免稅、政府貼息貸款、建立產業發展基金、建立出口綠色通道等,特別是加大對國際交流力度,創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環境。政府有關部門對于肉雞價格的直接調控力度較小,主要是在相關部門建立肉雞價格的監測系統,但是不同部門對同類商品價格關注不同的方面,并沒有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價格監控系統。因此,完善肉雞價格調控必須做好以下4個方面:
繼續完善肉雞價格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
完善的價格監測預警系統,可以有力地指導肉雞企業和農戶組織生產,正確地認清市場形勢,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數量進行補欄和屠宰,從而在預期價格上升時增加收入,預期價格下跌時減小損失。價格預警系統的建立需要以肉雞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對肉雞的價格、供給和需求數量進行監測和預測,引導農民避免在價格過高的時候盲目補欄和價格過低時大量宰殺,減小短期盲目行動帶來的成本。
建立國家雞肉代儲機制,緩解市場壓力
以雞肉為代表的禽肉在我國肉類總量中已經占到19%,并且有增加的趨勢。建立以雞肉為主的國家禽肉代儲機制有利于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緩解市場消費需求急速下降帶來的壓力,從而平抑價格,有效防止產業鏈中斷而引起市場價格的暴漲暴跌,影響整個行業的平穩發展。
建立價格異常波動應急機制,應對突發事件
近幾年每一次突發事件,尤其是禽流感的襲擊,都使肉雞行業遭受重創,因此建立一種應對肉雞價格異常波動的長效機制,對于穩定肉雞價格,減小農戶和企業的損失意義重大。建立價格異常波動應急機制主要包括:建立肉雞產品的區域調運應急預案,建立肉雞產品組織進口調劑方案,動用代儲禽肉方案等。
規定合理的毛雞收購價格和雞肉分割肉價格之間的差額(簡稱毛分差),確保養殖戶收入有些加工企業在價格偏低時壓低肉雞收購價格,在價格偏高時卻并不相應提價,這樣養殖戶并不能從價格上漲中獲益。因此確立合理的肉雞價格的毛分差,可以使養殖戶在價格上漲時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