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9年蛋雞行業大勢,傳統的蛋雞行業與宏觀經濟的變化并不合拍,在年初經濟形勢惡劣時蛋雞業正步入短暫的春天,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回暖,國家宣布“保八”成功之時,蛋雞業反而步入嚴冬。
2009年回望:蛋雞業震蕩無序
2009年,隨著“京紅1號”、“京粉1號”國產蛋雞新品種的推出,以及北京峪口禽業與美國海蘭公司的合作終止,許多祖代場家認為是機遇而大量進口祖代雞,與峪口的占有率相疊加,導致全國父母代種雞生產量大幅增加,促使下游產業鏈上的商品代雛雞供種量也大幅增加,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壓力,惡化了國內飼養環境。隨著全年飼料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揚,雞蛋、淘汰雞價格的震蕩無序,致使大部分場家對行業前景感到迷茫和困惑。
一、鮮蛋市場:受需求影響較為明顯
2009年雞蛋平均價格為5.96元/千克,同比降低3%。最高點出現在9月中旬,均價為6.9元/千克,最低點出現在2月下旬,均價為5.3元/千克,具體影響供求關系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需求影響
根據各年蛋價走勢可見,近幾年蛋價走勢大體相同,都是在4~5月份、7月中旬至9月底處于相對高位,在春節、端午、中秋節均出現上漲;相反在冬季消費者增加了肉食需求后,蛋價也相應走低,說明行情受需求影響較為明顯。
(二)供應影響
據農業部權威部門統計,2009年一季度全國蛋雞存欄同比降低15%左右,4、5月份全國商品代雛雞銷售量大幅增加后一路走跌。總體來說,全國尤其是養殖密集地區蛋雞存欄處于縮減態勢。
1.養殖效益下滑,養殖戶日益迷茫 2009年蛋價同比往年并不低,緣何養雞賺不到錢?表面上看,較高的蛋價會帶來較多的利潤,但也要考慮生產成本。在蛋價上漲的同時,2009年飼料價格同比2008年增幅較大,經市場調查,現今養殖戶每千克雞蛋的平均生產成本已經達到5.8~6.0元,已接近雞蛋價格。飼料價格上漲頻率過快,雞蛋價格卻上下震蕩,導致養殖戶即便飼養水平較高,也總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徘徊。
2.疫病復雜多變,養殖戶出現恐慌 由于祖代引種規模擴大,部分沒有經驗的祖代雞場受利益驅使,沒有做好進口祖代雞的疾病凈化工作,惡化了國內飼養環境,同時嚴重損害了行業利益。2009年6月份以來,血管瘤疫情在江蘇、湖北等地區發生,死亡率高達30%,嚴重影響了各地養殖戶的利益和對各祖代雞場的信任度。同時隨著對流感病毒變異的擔憂,養殖戶對疫病的控制更顯蒼白,出現恐慌,各地區掀起盲目淘雞潮。
3.行業日趨健康,養殖戶終歸理性 隨著大批中小型養殖戶(存欄2000只以下)的退出、新一代高素質養殖戶的介入,養殖戶不再以雞蛋價格的漲跌為進雛時機的判斷依據,而是根據對行業的預測和自身生產計劃實施引進,這致使2009年蛋雞市場淡旺季區分不明顯,也說明“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逐漸凸顯,行業健康發展指日可待。
(三)相關產業的拉動
2009年CPI同比2008年各月均出現下降,根據商務部和農業部分別對全國大中城市重點市場和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價格監測,2009年豬肉、水產品價格一直在低位震蕩運行,這也對雞蛋行情產生了一定影響。
通觀近4年鮮蛋行情,可見各年走勢大體相同,整體呈現“三起三落”的發展路線。細觀下來,2006年與2008年走勢基本吻合,2007年與2009年走勢幾乎雷同,只是2009年3~5月份的雞蛋價格高于往年,均價為6.16元/千克。
二、蛋雞淘汰雞價格:呈“M”型走勢
2009年淘汰雞價格總體呈“M”型走勢,與鮮蛋行情的漲跌基本同步,平均批發價達7.96元/千克,同比降低4%,最高價格出現在5月中旬,為9.2元/千克,最低價格出現在1月中旬,為6.52元/千克,具體原因如下:
豬肉價格低迷,肉雞供應穩定 2009年豬肉價格長期在18~20元/千克左右徘徊,明顯低于前兩年,同時肉雞出欄量居高不下,導致相對沒有競爭優勢的淘汰蛋雞價格低迷,也致使部分地區夏季應淘雞的養殖戶推遲淘汰,進一步壓低了第四季度的淘汰雞價格。
受甲流疫情影響,部分地區淘雞困難 由于夏末秋初甲流疫情在部分地區發生,導致當地百姓的恐慌,部分地區淘雞客商無法進入,使淘汰雞無人購買,價格進一步降低。
三、玉米、豆粕價格:一路走高
2009年玉米價格自年初開始一路走高,直至10月份新玉米上市才開始下跌,但12月底再次上漲至1.8元/千克左右。2009年豆粕價格在經歷了年初的震蕩波動后也一路走高,雖然沒有再達到年初3930元/噸的高位,但全年均價亦達到3455元/噸。
1.全國玉米尤其是東北、內蒙地區受干旱影響,出現大面積減產,而大豆主產區吉林、黑龍江地區受天氣影響,產量同比下降3成左右。雖然美國大豆豐產,但由于收割期遭遇潮濕天氣而進度緩慢,故現貨市場供應量依然相對緊張。
2.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通過提高糧食收購保護價和減免稅費等方式保證農民利益,并通過拍賣國家儲庫儲備糧的方法平抑市場糧食缺口,但仍杯水車薪,反而刺激了養殖戶對明年糧食供應量的恐慌,出現了采購熱潮。
3.因全球經濟回暖,各期貨市場生意日漸火爆,資本熱錢、投資商等紛紛將目光瞄向大豆、玉米等糧食經濟作物,抬高了期貨市場的糧食價格,也拉動了現貨價格。
2010年走勢:
祖代雞國產化、雞蛋區域自足化、養殖規模擴大化
2010年的蛋種雞業仍將處于調整時期,市場也越發難以預料,但是通觀行業大勢,從存欄量、市場經濟等角度對行業加以分析可見,2010年的大勢應向祖代雞國產化、雞蛋區域自足化、養殖戶規模擴大化等行業健康的方向發展。
1.隨著國家政策對各祖代雞場引種進口品種數量的控制(祖代雞進口免稅優惠政策由200萬套減少為90萬套),勢必會增加引種成本,制約急劇上漲的進口數量。國內自主品牌良好的市場表現,使國家從源頭上優化進口、調整自育和進口比例,對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有了技術保障。
2.隨著東北、河北等地飼料原料成本優勢的逐漸消失,加上養殖密集區疾病的發生概率大為增加,蛋雞存欄正逐漸由東北、華北、華東等傳統養殖區向華南、西南、西北等地轉移,并通過類SPF雞舍等形式消除環境因素的影響,降低了鮮蛋運輸成本,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3.甲型H1N1流感疫情因其高傳染性廣受大家關注,經權威機構預計,尚有6100萬人份甲流疫苗并未生產,需要大約2550噸雞蛋,這方面也將保證后期雞蛋價格的高位運行。
4.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臨近,作為五年一屆的世界經濟、文化、科技盛會,預計將吸引全球7000萬人前往參觀,這也將會大力刺激雞蛋消費。
綜上所述,預計2010年鮮蛋市場依然會有波動,但總體維持高位,而波峰波谷的差距將減小,原料價格依然維持高位,這就要求養殖戶提高飼養能力、降低養殖成本,取得綜合效益。同時受產業鏈影響,蛋種雞業行情也將回暖,并快速回到以市場經濟法則為基礎,以質量服務為根本的健康發展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