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10/27 15:47:00 來源:新快報 閱讀數: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生豬行業價格調整未完成,肉價仍有下降空間。近期北方局部地區養豬場發生疫病,但不會對整個生豬行情有太大影響,倒是幾年前專業養殖戶和工廠化養殖的增多,使得目前市場上還有大量產能急需釋放,讓肉價保持著持續緩慢下跌的態勢。
產能待釋放 肉價仍有下降空間
近日,華北、東北部分地區的豬疫病情加劇,有分析稱,上述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已經跌至10元/公斤,這與病豬低價處理甚至“拋豬”有明顯關系。廣東壹號土豬創始人、天地食品集團董事長陳生對此認為,目前還未能判斷疫情是否有“爆發”跡象,幾個甚至數十個養豬場疫情都不會對整個生豬行情有太大影響。他分析稱,隨著幾年前專業養殖戶和工廠化養殖的增多,目前市場上還有大量產能急需釋放,肉價將持續緩慢下跌。
疫情對市場無大影響
有媒體報道稱,近期以來,華北、東北地區豬疫病形勢急速惡化,病豬量激增,豬價劇烈下跌。目前,全國出欄肉豬平均價格跌至11.3元/公斤,山東、河南、遼寧、黑龍江等重災區部分跌至10元/公斤以下。大批病豬低價處理,局部地區生豬總存欄量、母豬存欄量急速下滑。
記者查閱上周全國生豬價格發現,確實有幾個省份的部分城市生豬價格在10元/公斤,但多數仍在11元/公斤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2.4元/公斤。而廣東的價格也保持在11元/公斤以上。對此,陳生認為,11元/公斤的生豬價格令養殖戶、零售商都有錢賺,屬于比較理想的狀態。
國內肉制品巨頭雨潤食品日前也發聲明,就近日有關中國華北、東北等地區豬病的報道作出回應,雨潤食品表示,集團一直以來在原材料篩選及采購過程,以至每個生產工序上均執行嚴密的監控程序,確保產品安全。集團目前整體業務運作正常,并沒有受到這次豬疫病事件的影響。
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多在中小型企業和散戶養殖中發生,對中國生豬出欄量每年超過6億頭的龐大生豬市場的供應及價格一般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養殖業兩級分化明顯
2007年、2008年的豬價高位時曾掀起一股“養豬熱”,但現在散戶已經越來越少了,陳生認為這與產業轉移有很大關系,“很多農民進城打工,一年到頭飼養幾頭豬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反而專業的養殖戶和工廠化養殖在增多。”
這種說法與農業部的數據相吻合,據農業部統計,2000年以前,年出欄5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比例僅有23.1%,絕大多數生豬出欄為農民散戶養殖。2007年,年出欄5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比例已經飆升到48.5%,去年這一養殖規模的比例已經突破50%。
“規模化養殖能降低成本,只有幾千頭生豬的企業明年日子將很難過。”陳生分析,散戶沒有太多的固定投資,從場地到飼料、養殖,很多都是自有資源,而規模化的養殖有很大的成本優勢,比如廣東的溫氏,他們甚至有自己的藥廠,在這樣的情形下,介于中間的中型養殖戶反而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
因此,陳生也坦言,公司正在加快規模化養殖的速度,以期降低生產成本。陳生透露,今年計劃追加投資8000萬元在養豬業務,其中投資方向將用于在湛江擴建豬場,在江門新建一個面積達8000多畝,年出欄20萬-30萬頭豬的現代化養豬場。
有分析認為,這個現象的背后充分反映出了養殖業處于完全競爭階段、沒有政策性的準入準出制的養豬業,技術水平、資金實力等因素正在將養豬業從業者梯隊劃分更加明細,而且門檻在不斷提高。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硬件設施好的中大規模豬場在持續擴散的豬病面前抵抗力更強,而中小規模、散戶在豬病面前更加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