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10/20 15:02:00 來源:膠東在線 閱讀數:
一塊豬肉牽動千家萬戶!豬肉價格高低不僅影響著市民日常生活,也對生豬養殖戶帶來沖擊。2006年6月以來,全國范圍內出現新一輪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豬肉價格開始穩步上漲,特別是進入2007年5月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加速上揚,價格漲幅之高前所未有,給養殖業帶來利潤空間的同時,也對人民生活水平帶來較強的沖擊。2008年3月豬肉價格漲至巔峰之后開始快速下滑,目前已跌至盈虧點,養殖業的利潤再次受到威脅。由于生豬生產的市場性、周期性及自然因素的影響,煙臺市生豬養殖潮起潮落,價格忽高忽低,養殖戶、經營者效益時好時好,生豬養殖持續穩步健康發展倍受社會各界和消費者關注。
豬肉價格:一斤6塊錢到15塊錢,豬肉價格忽高忽低
據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數據顯示:自2006年6月開始豬肉價格逐月上漲,2006年豬肉年均價位為12.89元/千克,但年均價格比2005年低(2005年豬肉年均價位為14.35元/千克)。從2006年10月份豬肉價格高于2005年價格,2006年10月豬肉的價格為26.55元/千克,2005年10月的價格為26.1元/千克,上漲1.7%;2006年11月的價格為27.98元/千克,2005年11月的價格為24.40元/千克,上漲14.7%;2006年12月的價格為31.16元/千克,2005年12月的價格為24.60元/千克,上漲26.7%。雖然2006年價格指數是上漲的,但由于前幾個月價位較低,所以全年豬肉同比價格指數下降10.0%。
2007年,豬肉年均價位為19.31元/千克,全年最低的3月份價格為14.76元/千克,最高的12月份價格為24.72元/千克,2-4月份價格在低價位且平穩中運行。從5月份價格逐月攀升,到9月份價格又出現回落,9月份比8月份價格回落20.6%,10月份價格再次攀升,沖刺到全年的最高價位24.72元/千克。全年豬肉同比價格指數上漲50.0%,漲幅最高的8月份同比上漲85.5%,漲幅最低的2月份同比也上漲17.6%。
2008年,豬肉年均價位為23.81元/千克,全年最低的11月份價格為19.42元/千克,最高的2月份價格為27.25元/千克,從最高的2月份逐月回落,到11月份為低谷,12月份價格又上揚,12月份價格比11月份上漲11.7%。全年豬肉同比價格上漲25.3%,漲幅最高的3月份同比上漲83.3%,又因這一輪漲價高峰期是從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結束,從10月份以后豬肉同比價格是下降的,10、11、12月同比價格分別下降0.8%、7.8%、11.2%。
2009年,最低的5月份價格為17.14元/千克,最高的1月份價格為21.95元/千克。2月份豬肉價格指數環比下降1.8%;3月份環比下降9.7%;4月份環比下降9.5%;5月份環比下降2.7%;6月份豬肉價格止落反彈,環比價格指數上漲3.0%,比上月提高5.7個百分點。繼6月份豬肉價格小幅上漲之后,7、8、9月份豬肉價格繼續微漲運行。1-9月份同比下降12.3%,降幅*的5月份,同比下降31.0%。降幅最小的9月份同比下降9.2%。
生豬發展現狀:出欄量穩步提高,養殖效益極不穩定
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近幾年,煙臺市生豬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06-2008年,生豬出欄逐年遞增,出欄數量總體呈上漲走勢。規模養殖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末,煙臺市生豬存欄達到2104422頭,比2007年底增加了272915頭,同比增長14.9%。
養殖效益極不穩定。2008年,煙臺市平均出欄一頭生豬總收入1439.52元、總成本1125.58元、凈利潤313.94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11元、148.73元、-146.91元。2009年,養殖利潤波動更為明顯,據蓬萊市有關生豬養殖企業的調查,3月份,毛豬的收購價格降到了5元/斤左右,比1月份的收購價格減少了2元左右。5月份每頭出欄生豬凈利潤(散養)27.65元, 7月份受國家收儲計劃啟動影響,凈利潤有所回升,上漲到176.61元。利潤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仔豬和飼料成本的增加,直接吞噬養殖效益。
周期波動難以改變。自1985年取消生豬派購、放開肉類市場、實行多渠道經營以后,我國生豬價格呈周期性波動。生豬價格的大起大落導致廣大養豬戶在不同時期的經濟效益跌宕起伏,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
生豬養殖問題:規模化程度較低,預警應急機制缺乏
生豬生產發展過快。近幾年來,國家和煙臺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養殖的政策措施,包括落實母豬補貼及保險等,調動了農民的養豬積極性,全市生豬飼養量迅速增加。2007年末煙臺市生豬存欄量達到183.2萬頭,2008年末達到210.4萬頭,分別比低谷時期2005年末的158萬頭增加25.2萬頭和52.4萬頭,增幅分別高達15.9%和33.2%。生豬存欄量的持續增加導致生豬生產過剩,供求關系失衡,生豬價格下降。
養殖規模化程度較低。煙臺市生豬養殖正出在由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轉型的過程,規模化養殖雖然得到較快發展,但總體水平不高,散養戶比重仍然很大。在市場形勢好、養豬效益高的時候,養殖規模快速膨脹;養豬效益下滑,出現虧損時,又空欄罷養,缺乏抵御市場沖擊的能力,難以保持生豬生產的相對穩定。2006年5月份生豬價格大幅下滑、2007年生豬價格大幅上升,說明散養豬仍左右著整個生豬市場。
生豬疫情防治能力較弱。近兩年,我國一些地區生豬疫情呈多發態勢。煙臺周邊城市也不例外,由于生豬疫病時有發生,規模養殖場投入不足,散養戶技術上不去,生豬飼養環境差,發病治病都比較難,養豬風險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本農戶的養殖熱情,限制了生豬產業的發展。
缺乏預警和應急機制,市場體系不健全。畜牧業信息體系不健全,不能及時、準確地向養殖戶提供有關的市場信息和跟蹤服務,難以指導養殖戶根據市場變化調節生產和規避風險。
市場反思:如何不再由一塊豬肉價格引發生豬養殖業潮起潮落?
隨著豬肉價格變動,生豬養殖業潮起潮落,引發諸多思考。為此,業內人士呼吁從制定價格補貼保險制度,調節穩定市場入手,一是實施能繁母豬補貼。為保證生豬產業基礎穩定,應設立能繁母豬補貼資金。對能繁母豬的養殖戶(場),按照一定額度,由國家、省、市、區(縣)四級財政予以補貼。二是實施能繁母豬保險。建立能繁母豬保險制度,保費按照中央及省級財政、市級區縣財政、養殖戶(場)分攤,共同推進能繁母豬保險工作的聯系機制,確保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時不出現養殖戶屠殺母豬現象。三是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加大對重點原種豬場、擴繁場生豬改良基地、人工受精站點建設的支持力度,原種豬場、擴繁場給予引種補貼和育種經費扶持,全面提高生豬品種改良水平和繁育速度。四是設立獎勵資金。獎勵資金主要用于改善生豬生產條件,加強防疫服務和貸款風險、保費的補助等方面。也可以用于擴大生產規模,支持生豬生產合作社和其他產業化經營模式的培育和生成,提高生豬產業抗御市場風險、病害風險和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逐步提高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同時,制定價格調節基金使用制度,適時調控市場。面對生豬生產新一輪周期波動,應采取積極措施,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基金的作用,防止豬肉價格大起大落。一是制定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的價格調節基金補貼措施。當生豬價格跌破盈虧點時,應啟動價格調節基金使用機制,對生豬活體儲備或凍肉儲備的企業進行價格補貼,對生豬定點屠宰業進行經費補貼,對養殖戶(場)進行價格補貼,切實發揮價格調節基金在扶持生產、促進流通、調控市場、穩定物價和保障民生的積極作用。二是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生豬生產。對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場進行重點扶持,在生豬基地建設、科技養殖、疫病防治、品種改良、飼料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從而引導養殖戶建立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或規模養殖園區,穩定生豬生產。
另外還要制定價格信息發布制度,信息引導市場。一是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定期發布制度。發布生豬出欄價格、玉米購進價格;通過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及時為政府和養殖戶提供生豬價格及市場行情等方面的信息,對養殖戶進行合理地引導,規避盲目投資的現象。二是正確引導輿論,消除群眾對漲價的恐慌心理,客觀看待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引導社會理性對待市場價格變化。避免出現“價漲蜂擁而至,價降一哄而散”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