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7/21 13:50: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閱讀數:
“豬糧安天下”。據悉,今年以來國內生豬價格由2008年高峰期的20元/公斤跌至近期不及10元/公斤。
“現在養殖大戶基本上處于虧損的邊緣,很多養殖戶是‘進退兩難’,想趁機抄底,繼續優化養殖結構缺乏資金,退出改行卻又債務纏身,畢竟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攢下了這點‘家當’。
”7月7日,萬年縣生豬養殖行業協會會長、益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曉鵬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無論接受采訪的企業還是政府官員、專家都表示,在面對低迷的市場時,鑒于生豬行業的特殊性,生豬養殖企業融資渠道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又將輪回到“豬貴傷民,豬賤傷農”的怪圈里。
養殖格局變遷
據萬年縣委常委、農工部長周忠和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萬年縣是傳統的生豬養殖大縣,是江西省四大生豬出口基地縣之一,現有年出欄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24個,2008年出欄生豬達59萬余頭。2007年12月,該縣一些養殖大戶在原生豬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萬年生豬集團,萬年吉星種豬有限公司負責人汪世彪擔任了集團董事長。
“農戶傳統的庭院養殖模式急速消亡。”汪世彪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按照以往每戶散養年出欄10頭生豬,豐年盈利150元/頭,災年虧損100元/頭核算,養豬年平均收入在8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農業等純收入2200元,總計3000多元,“這差不多也就是外出務工2個來月的收入,當前農村散養戶已經很少了,1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比重日益加大,規模化經營成了必然選擇。”
目前,萬年縣規?;i場的數量不斷增加、豬場的規模不斷擴大,隨之養豬業的土地、資金、環境保護壓力也不斷增大。
“當前,養豬業已成為高投入和較高風險的產業,貸款渠道少、融資難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養殖戶。”當記者談及當前生豬業集約化發展面臨的*問題時,不少生豬養殖戶和企業負責人這樣表述。
在萬年縣青云鎮,當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來到陸曉鵬的生豬養殖場里,一眼望去,是幾千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高標準的漏糞式地板、全自動的供水和恒溫系統,據悉,當地類似的養殖場的投入都在3000萬元以上。
陸曉鵬介紹說,原來老式的豬欄每個平方米投資需要150塊錢,現在則在450塊錢。“一般規模養殖100頭,差不多需要30萬元以上,單憑養殖戶自我積累很難有更大的發展,且很容易被市場波動以及越來越難以防控的疾病所拖垮。”
融資問題制約規?;l展
事實上,這些生豬養殖大戶通過多年的積累也逐漸富裕起來了。在采訪期間,很多農戶對于農業產業化前景表示看好,但是仍苦于沒有資金。
眾所周知,農業貸款緊缺關鍵在于農民不具備銀行要求的抵押物。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生豬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其融資渠道較之工業企業更為困難。
對此,武漢金龍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賢忠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解釋道,首先,生豬養殖戶的養殖場都建在偏遠鄉村荒山上,且都是租用農業用地而沒有土地使用證;其次,養殖戶的流動資產主要為生豬,這顯然不符合銀行的抵押擔保規定。
對于上述說法,萬年縣金豬擔保公司總經理夏經文表示認同,“說實話,養殖戶的那些所謂的‘財產’,銀行根本就看不上眼,這些財產也就只能在行業內才能‘變現’。”
對此,周忠和表示,“聯合擔保貸款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現階段*的發展方向還是‘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擔保公司+銀行+農戶’這種符合中國農村特色的金融模式。”
創新融資方式,組建生豬擔保公司,聯合起來抵御市場風險已成為萬年縣各界的共識。據夏經文介紹,萬年縣金豬擔保公司是2008年年底由縣里37家豬場集資成立的江西省第一家生豬產業專業性擔保公司,入股農民可通過擔保公司,享受股金3—5倍的銀行貸款額度。
在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參股養殖戶都十分樂意談及金豬擔保公司的事情。
“像我們這些在外地養豬的,如果把豬場的豬舍拿到銀行去抵押,根本貸不到一分錢。而入股生豬擔保公司后,我投入120萬元,通過擔保公司從銀行貸了300多萬元,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好事!”在江西省橫峰和弋陽養豬的夏左成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事實上,這些養殖戶也是心知肚明,只要能“挨”過這幾個月,回本賺錢的幾率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