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7/1 8:39:00 來源:楊凌興農網 閱讀數:
湖北省南漳縣城關鎮胡家營村54歲的農民李正奎,10多年來始終依靠科技,依靠信息,走立體養殖種植之路,使家庭資產達到50多萬元,成為全縣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李正奎家住胡營街道,房屋、庭院、廂房、豬欄、魚池占地面積共5畝。臨街一幢樓房10間兩層,樓房后面是庭院和兩排廂房,庭院3分地,全部硬化改造成花園。兩排廂房各3間,作為廚房、雜房用,其中一間作熏肉加工房,年可熏制臘肉1萬公斤。豬欄在廂房后側,上下兩層19間,上層育仔豬,喂養肉鴿,底層12間養殖豬、雞、鴨。豬欄5米外有2.5畝養魚池。與養魚池相連有5畝責任田,全部種上蔬菜。這種布局就像加工車間一樣可流水作業。種植,養殖、餐飲綜合利用。在李正奎家庭餐館就餐,雞、鴨、鵝、魚、肉不用買,靠自己養殖供應。李正奎的經濟發展鏈是:豬糞發酵長蚜喂雞、鴨、鵝、魚;鴨、鵝下塘攪動池水,控制魚翻塘;魚塘對外垂釣不僅增加了收入,而且帶動了餐飲業;餐館的廢料、廢水喂豬;豬糞又給種植業提供了肥料,一年四李套種青菜、蘿卜等,青飼料又可以喂豬喂魚等。通過鏈條式綜合利用,每個環節都可以增加效益20%以上。
李正奎是用企業管理理念經營種植業和養殖業。他的魚池主要是用于垂釣,這樣比養魚要增加效益30,6。他出欄的肥豬基本上是“二手”豬,從農戶手中收購50公斤左右的豬,育肥后尋找合適的價錢再出手。在他的養殖場里,一年四季都在添槽,天天都有生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