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市場分析 >  專家開出養殖良方:立草為業或能助力奶農

專家開出養殖良方:立草為業或能助力奶農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6/3 18:0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閱讀數:

  我省生鮮乳價格下跌已經持續12個月,奶農虧損嚴重。如何保持乳業持續健康發展,草業專家開出了降低奶牛養殖成本、提高奶質、增加奶量的建議:吃草。

  面對我省乳業同全國一樣出現的奶牛存欄下降、奶農收入減少、乳品企業產品銷售不暢、產品積壓等問題,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所長、國家牧草產業技術研發體系東北區域中心首席專家張月學,再也坐不住了。她說,當前生鮮乳價格下跌已經持續12個月,10大主產省原奶收購價格同比下跌了15.3%,很多地區跌幅已經超過25%。奶農虧損嚴重,奶牛存欄量下降。我省是傳統的畜牧業大省,奶業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實現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是上聯企業、下聯農戶的中軸產業,要保持乳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功夫下在“根兒”上,從奶牛每天的食譜上做文章。

  和張月學懷著同樣心情的還有雙鴨山市畜牧獸醫局局長康元忠,記者是在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見到他的,他是來尋求幫助的,康元忠說:“現在奶農因鮮奶質量差,蛋白質和乳脂率不達標,賣不出去,奶農虧損嚴重。出現賣牛和殺牛現象。一旦奶源基地出現問題,幾年都恢復不起來呀!只有提高奶質,奶農才能見到效益。”

  1、草業專家觀點:奶牛是吃草的

  原本奶牛的口糧就是草,只是長期囿于“豬雞吃飼料糧、牛羊吃秸稈”的理論和實踐誤區。結果是奶牛吃不到優質飼草,致使奶牛單產和原料奶質量長期得不到提高。“降低奶牛飼料成本,推廣優質牧草飼養是一條很好的路子。”我省畜牧專家這樣呼吁。

  奶牛的產奶量和原奶質量,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日糧干物質進食量和粗纖維質量,取決于粗飼料的品種和質量,特別是干草的品質。

  尊重奶牛的生理特性,合理搭配精飼料、全株青貯和優質牧草,充分利用優質牧草對奶牛的生理營養作用,既降低奶牛飼料成本的投入,節約了糧食,又使奶牛泌乳性能得到充分發揮,牛奶的理化質量達到優質奶標準,實現奶牛養殖節本增效、增產增效和優質增效的生產目標。

  不久前,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分別到蘭西、富錦、集賢和雙鴨山等地調研,專家們發現有一半的奶農對養牛還是有信心的。張月學說:“少數認為養就是賠錢,找不到好的出路;還有部分養殖戶的日糧結構相對合理,不賠錢,認為趁養殖低谷,淘汰低產牛,購進高產牛,等待發展時機。”“我省奶業要擺脫困境提高效益,草業發展應該成為奶業發展的先行軍。”雙鴨山291農場奶業協會會長施連軍說:“如今奶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就目前看,不包括奶牛折舊、房屋折舊、醫藥、人工等費用,奶價成本就在2.4元/公斤,而市場上現在收購價格每公斤也就在1.45~1.65元之間。因此必須改變奶牛的‘食譜’,才能節本增效。”

  苜蓿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奶牛的高標準優質飼草,堪稱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最早、面積最廣、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其蛋白質含量甚至高于大豆和谷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畜牧大縣,有些農戶已經開始種植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達到5000多畝。奶牛戶說,大田種植苜蓿,看似不如大田劃算,其實不然。奶牛吃了苜蓿草,不僅減少了精飼料的投入,而且飼喂優質牧草維護了奶牛的生產性能,每天多產三五斤奶,奶質奶量都上來了,效益提高了,反而使總成本降了下來。

  2、我省資源優勢:小草成長空間巨大

  我省草原資源潛力巨大,據省畜牧獸醫局草原站介紹,我省現有的6500萬畝草原,在目前退化較嚴重的情況下,年產干草在80億公斤左右,大致可飼養900萬個羊單位。而我省的草原是我國草原中降雨量最豐富、土壤肥力最高、土壤條件最好的草原,具備建設成優質的人工草地良好條件,其蘊藏的增產潛力巨大,如果通過種植苜蓿等優質牧草發展人工飼草料基地和實施圍欄封育、退牧還草、休牧育草等措施,年產干草量完全可以比目前提高2倍以上,可以飼養2700萬個羊單位。加上林間草地、零星草地和灌木枝葉等飼草資源的綜合利用,也可多飼養300萬個羊單位,僅靠草地即可飼養3000萬個羊單位。

  此外,我省地處寒溫帶,這種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全省發展種植業受到很大限制,已為專家學者多次論證過,尤其是高緯度地區,種植糧食作物難以成熟,但發展畜牧業則可以克服氣候的限制,種植牧草或飼料主要是利用整個植株,不像生產糧食必須以籽實為目標,近幾年全省種植青貯玉米都在300萬畝左右,青貯產量達1000萬噸左右,為奶牛養殖打下了堅實基礎;專用飼料種植面積將隨著省政府退耕還草工程的實施逐漸增加,飼養量仍有提高空間。

  3、專家推薦方向:糧草結合提高奶質奶量

  的確,糧草結合可以提高奶質增加奶量,對于擺脫奶牛業困境尤為重要。“推廣牧草養牛,首先要突破草不如糧的傳統觀念,牧草不僅能夠為奶牛提供優質的營養,還非常適應我們的氣候特點。如苜蓿,其干物質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在我省都能正常生長,一年能割3~4茬,產草量高,飼草品質極佳,一畝地可以收獲干草1噸左右,獲得粗蛋白約180公斤,同等肥力的耕地種植玉米畝產糧食800公斤左右,畝產粗蛋白64公斤,苜蓿單位面積粗蛋白產量是糧食作物的2倍多,生產同等數量的飼料粗蛋白,種苜蓿比種糧食作物節省一半耕地。”作為草業專家,張月學給農戶算了一筆賬,目前苜蓿草的價格達到1800元/噸,國外進口更是達到2500元/噸;種植一畝苜蓿,當年可收獲苜蓿干草1000公斤左右,干草地頭售價以1200元/噸算,扣除種子、管理、機械收割等成本約300元,當年可收入900元。第二年至第五年,平均年產干草可達1000~1500公斤,純收入可達1200元。期間只需澆水、施肥和簡單的中耕管理,費用低于糧食作物的種植。

  苜蓿養奶牛是國外公認的先進實用技術,歐美奶牛業就是建立在苜蓿草產業基礎上的,苜蓿是美國第三大農作物,年種植面積超過3億畝,產優質苜蓿干草1億多噸。美國大量用苜蓿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貯代替豆粕飼養奶牛,降低成本,才能使高利潤的大豆大量出口到我國。日本、韓國為了保證乳業的質量,也不遠萬里、花費巨金進口美國、加拿大的苜蓿干草,每年達300萬噸。

  “發達國家計算土地產量,不是用產出糧食多少計算,而是用產出多少生物量及蛋白質來計算,這樣就把糧食和牧草的價值等同視之。”張月學說。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牧草產業也得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日前國家啟動了50個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牧草產業就列在其中。由省農科院草業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綏化綜合實驗站項目已經如火如荼開展。該站是首批入選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的綜合試驗站之一,是集原始創新、高新技術研發、草種子和草產品生產加工、低產田改良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研發基地和服務平臺。

  一個產業不僅要向市場要效益,更要向科技要效益,奶農面對目前的壓力,如果不尊重奶牛的生理習性,科學飼養,盡快提高優質飼草的生產能力和配制使用,以降低奶牛的生產成本,獲得的效益勢必越來越低。

  4、建議:立草為業還需多呵護

  由于私開濫墾、建設占用等各種原因,我省草原資源已由建國初期的1.13億畝減少到1996年的6500萬畝。而且超載過牧,草原三化嚴重,草地生產能力嚴重下降,草地生態環境惡化。我省草原沙化、退化、鹽堿化三化面積已達3300萬畝,占草原總面積的50%以上,松嫩草原三化面積更達76%以上。草原已失去自我更新、自我修復能力。目前全省草地平均畝產草量只有100公斤左右,生產能力僅為建國初期的30%,全省草原產草量目前只有80億公斤。加之,草原建設速度緩慢,質量相對低下,建設速度趕不上退化速度,草原資源優勢難以發揮。由于投資不足,我省人工草地面積不足200萬畝,草原生產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后4倍多,草原資源潛力難以發揮。

  就目前的狀況,發展奶牛業必須立草為業。“草產業在我國和我省都是弱勢產業,重視程度沒有糧食和畜牧業等產業那么高。但是草產業真的很重要。”張月學呼吁。為什么要立草為業,她分析道:一是健康的草食性畜牧業發展需要有優質的飼草作保證;二是藏糧于草,發展草食性畜牧業需要生物產量高的粗飼料和優質蛋白質,依靠種植飼草飼料解決比靠利用糧食作物的籽實和秸稈解決經濟。

  立草為業還需政策傾斜。“種草要和種糧食一樣,應該給予補貼,而且補貼要高于糧食,這樣農戶才有積極性,改變傳統觀念,開始種草,農民認可了,草產業才能發展起來。”張月學還建議,在扶持牧草種子繁育基地,保證發展牧草產業對牧草種子的需求的同時扶持飼草公司和青貯公司,這樣才能解決散戶養殖缺優質飼草飼料依靠預混料低水平重復問題。

畜牧家禽網編輯: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