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5/21 13:42:00 來源:河北日報 閱讀數:
韓悅躍“解脫”了。
1個多月前,他把11頭奶牛全部賣給了牛販子。“一個月下來,奶錢供不上草料錢,這樣‘倒掛’,撐到多會兒是頭呀?”5月20日,提起此事,老韓不住地搖頭。
從事養殖已十多年的老韓,對牛感情很深。萬全縣利農奶牛養殖小區內,他的草棚里,仍堆滿了鍘好的飼草,住房里還放著成垛的飼料,圈舍里卻已經空空蕩蕩了。
2008年10月,從幾十公里外的張北縣遷到這里,他圖的就是能交上奶,能賣個好價錢。
半年多時間過去后,他卻“越來越看不到光景了”。天天起早貪黑忙碌,所得的收入還不夠還買牛欠的債,他不得不處理掉了這些吃“錢”的牛———賣掉的11頭奶牛中,7頭正在擠奶,2頭即將臨產。
記者走訪發現,賣牛現象在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存在。
利農小區旁邊的盆窯村,就有三四戶將牛賣掉了。欒城縣西營鄉一位奶農介紹,本村養牛的原有八九十戶,現在剩不到20戶。在石家莊周邊,一些區域還出現了專門的經紀人和中介所。
一位經紀人用“揮淚甩賣”的標題,把賣牛信息發到網上,稱“因養殖效益不好,方圓幾十里的奶牛都急等出售……”
賣掉的奶牛哪兒去了?據奶農們介紹,部分被繼續飼養,還有很多被運進屠宰場,殺了。
一位牛販子說,壩上的大型牲畜交易市場上,目前交易的一半以上是黑白花奶牛,牛販子將它們從奶農手中收上來,再轉賣給一些更大的販子,運到屠宰場殺掉。
選擇賣牛殺牛,是部分奶農無奈的選擇。
利農小區的交奶記錄本上,4月份前10天里,有5天的交奶數字被劃了橫線。這樣的橫線從去年9月斷斷續續延伸到了今年5月初。奶農介紹,橫線就代表著奶沒賣出去,倒掉了。
奶倒掉了,錢沒收到,奶牛卻要每天“吃錢”:擠奶的牛一天要喂15公斤飼料,每公斤2.4元左右,不算秸稈,平均下來一天要花費35元左右;而一頭牛每天產奶17公斤左右,每公斤2.2元,收入支出基本相抵。但停奶的牛也要喂料,房租、電費等就只能倒貼了。
分散養殖的農戶,日子就更不好過了。流動收奶的奶販子被取締后,他們的牛奶很難再賣出去了。
記者發現,一些奶農每天要趕上奶牛走幾公里到鄰村奶站去擠奶,沒奶站的地方,很多散戶將奶和飼料都停了,將奶牛當肉牛養。牛販子指認,他們所收的奶牛大多來自這些散戶。省奶業協會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省存欄的167萬頭奶牛中,散養的比例仍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