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4/15 13:25:00 來源:中央電視臺 閱讀數:
陜西省是我國重要的奶源基地和奶產品加工基地,2008年全省的奶牛存欄量超過了百萬頭,位居全國第二位。但記者近日采訪時發現,當地的奶牛散養戶因為牛奶價格一路走低,不得不忍痛殺牛賣牛。
西安市未央區講武殿村是當地有名的奶牛養殖專業村,但記者來到村子里卻幾乎看不見奶牛的蹤影,很多養殖戶的牛棚已經是牛去圈空。
牛去圈空的背后是當地奶牛價格和牛奶價格的大幅跳水:去年1.5萬元到2萬元的良種奶牛,今年最多賣到七八千元,甚至賣到四五千元;奶價由每斤1塊多跌到每斤6毛錢,一頭奶牛一天產奶三十斤,最多也賣不到二十元。而飼料、飼草的價格卻在不斷上漲:目前市面上的復合飼料每斤在三塊錢上下,奶牛一天三次要吃十多斤飼料,僅飼料一項每天就要支出三四十元。這就意味著再繼續養牛的話,奶農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賠錢。
不僅在西安市,陜西省的幾個養牛大縣富平、涇陽的零散養殖戶都在低價出售奶牛,而這些被低價買賣的奶牛最終都難逃被殺的厄運。
王偉民介紹說:西安周邊100公里范圍內扎堆建了50多家液態奶加工企業,每天可處理3000噸鮮奶。而西安每天的牛奶消費量就是500多噸,供過于求的矛盾早在2007年已經顯現。此外,三聚氰胺事件的陰影依然影響著國內奶業,消費者信心不足,導致國產乳制品滯銷。目前全國奶粉積壓就達30萬噸。中國奶業協會已向國家有關部門遞交了行業情況報告,提出收購10萬噸庫存奶粉來解國內奶粉大量積壓之急。希望藉此盤活企業資金,穩定原料奶收購價,奶牛宰殺現象也可以得到緩解。專家建議國家采取多種措施來提振消費者的信心,促進整個行業市場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