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4/15 9:44:00 來源:第一食品網 閱讀數:
封開縣河兒口鎮扶學村村委會沖冷自然村黎桂生,利用信用社的貸款搭建雞舍,購買雞苗,發展中華名雞--杏花雞,成為該鎮養殖杏花雞第一人,在養雞上闖出了一片藍天,并被封開縣委、縣政府樹為“養殖杏花雞致富的典型”。
黎桂生1980年初中畢業后回家務農。面對大山,他極力尋找生活出路,以擺脫困境。為發展家庭經濟,他踏上了養雞創業之路,辦起了養雞場,開始時,他只是養肉雞,數量也只是幾百只,雖然也有點小利,但效益不高,滿足不了他的要求,養雞要怎樣才能賺更多的錢?他一邊學養殖技術、一邊學跑市場,開始思考更廣的出路,分析市場的需求。2004年初,封開縣為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養結構,提出農村走“千村萬戶飼養杏花雞”致富道路的決定,并采用“公司+農戶+基地”(即農戶與杏花源有限公司簽訂供銷合同,該公司為農戶提供雞苗、技術、管理指導、銷售等服務)方式來解決養殖戶的后顧之憂。這些優惠政策深深地吸引了在田地里辛苦耕種的黎桂生。他決定重操舊業--養雞,創出一塊真正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對于一個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的農民來說,要想干出一番大事業,是極之不易的。場地、資金、技術、管理等都是他所面臨的重重困難。可是黎桂生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該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他到信用社貸款,把4000元貸款用來搭建了6間面積達240平方米的雞舍。接著,他又投入1200元資金與杏花源公司簽訂了第一批2000只杏花雞苗的養殖、供銷合同。供電部門得知他到銀行貸款養雞的消息后,深為感動,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他解決用電問題。
養蛋雞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黎桂生心里明白,這項投資搞不好就會傾家蕩產,要養好雞,光靠有干勁和決心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靠科學的飼養管理。為摸索養雞經驗,他每天認真做觀察和飼養記錄,還購買了大量的養雞資料,不懂就向專業人士請教。每次杏花源公司派技術人員到雞場進行養殖指導時,他都虛心學習,不恥下問,憑著辦事認真踏實,好學上進的精神,他很快總結了一套飼養雞的方法。工夫不負有心人,黎桂生的養雞業也就這樣一天天發展壯大起來了。第一批杏花雞上市,他總收入達1.25萬元,獲純利潤3000元。但是黎桂生并不滿足于現狀,繼續擴大養殖杏花雞規模。他又貸了1000元,購進雞苗2000只。僅去年,黎桂生養殖杏花雞總收入就達2萬多元。在擴大杏花雞養殖規模時,他非常慎重,采取穩步前進的方法,2005年2月,購進了雞苗2000只,7月初出售,總收入達1.25萬元,獲純利潤3000元。8月,他又購進雞苗2000只。目前,這批雞苗長勢良好。
黎桂生經常說:“我做夢也沒想到擁有這么大規模的雞場,真感謝黨的政策和關懷。我一定不辜負所有關心我的人,再接再厲,把現有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在黎桂生的帶動下,一些“掙錢眼紅”的村民紛紛加入了養雞的隊伍,河兒口鎮養殖杏花雞專業戶達20戶,存欄量達5萬只。
陽光總在風雨后。憑著一股創業激情,黎桂生養殖杏花雞之路一定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