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3/9 8:47:00 來源:三農在線 閱讀數:
美國次貸危機演化為金融危機,繼而演變為經濟危機,影響領域從金融擴張到實體經濟,影響范圍從美國擴大到全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無法獨善其身,畜牧業的發展也榮辱系之,因為經濟的衰退將導致畜禽產品需求的減少。
那么,這場金融危機的水有多深?分析認為,2009年,對世界經濟而言可能是實體經濟危機暴發并進入長期衰退的起始年,中國經濟一樣不容樂觀。
金融危機的直接表現就是國外訂單減少,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不但國外需求委靡,國內需求也同樣出現問題。分析認為,2009年畜產品需求肯定減少,因為中國經濟是加工密集型,工廠用工減少迫使近千萬農民工回流農村,這使得低端的肉禽蛋需求大幅減少。
專家表示,受到消費萎縮的影響,2009年畜牧業總的發展趨勢是市場會有所縮減,因此價格行情也并不樂觀。同樣,行業分析師也認為,2009年畜牧行業增速在全球金融危機拖累下,存在繼續下降的風險。
內外需求減少之下,畜產品價格的下跌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大多數專家認為,2009年的畜產品市場或將持續一年的低位運行。分析師認為,2009年一季度豬價仍有下跌空間,肉價仍將小幅下跌,但有樂觀人士分析認為,這種下滑將會在2009年6月出現拐點。
飼料企業原料價跌,仍將平穩發展。
大宗農產品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降價,當前玉米、大豆、小麥和棉花較前期高點時已經分別下跌55%、49%、62%和39%,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8%、25%、44%和20%。分析認為,大宗農產品在2009年仍然將持續走低。這對以此為原料的飼料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分析認為,前期農產品價格暴漲主導因素是投機,而金融泡沫擠掉之后,供需將決定農產品價格。例如玉米,2008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880萬公頃,同比減少68萬公頃,產量達1.56億噸,同比增長24%,產量增加之下,玉米深加工企業對飼料的需求減少20%左右。因此,2009年,玉米市場雖然在國家玉米收儲激勵下可能會有所反彈,但整體將是走低。
同理,高度依賴進口的大豆無論國內還是國際產量都出現增長。2008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達到965萬公頃,同比增長10.2%,產量分別為1650萬噸,同比增長29.7%;而美國農業部預計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2.3574億噸,高于上年度的2.209億噸。大豆供給的增加,將壓制大豆價格反彈的空間。
分析認為,近期來看,飼料企業已經從三聚氰胺事件中走出來,需要恢復性的增長;中期來看,2009年飼料企業受益于成本降低,將平穩發展。金融危機并不會對飼料企業產生太大的打擊,這是因為中國的飼料企業大多是內向型的。
但并非所有分析師都如此樂觀。資料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豬肉價格高位運行,飼料企業也產量大增,然而,步人第四季度,產量開始下滑,10月份,全國飼料單月產量864.3萬噸,環比下降7.55%,同比下降11.32%,行業內公司毛利率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比下滑的態勢,而且這種下滑已影響到2009年。
分析師認為,2009年一方面飼料成本降低,另一方面養殖戶需求減少,具體公司有具體的處境,一些公司由于獨特的供銷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豬價下跌的影響。
狂飆突進的局面基本不會出現,因此,行業的整合將會加劇,企業自身應當練好內功,積極降低成本、創新技術、改革管理,從而在2009年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