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3/3 9:28:00 來源:CCTV-7《致富經》 閱讀數:
吉林省通榆縣是養牛大縣,2008年9月記者去那采訪時發現了一件新鮮事。一頭母牛喂的小牛犢竟然有好幾個品種。
吉林省通榆縣興隆山鎮養殖戶方克民:“這就是奶牛下的黑牛,這是西門塔爾,這是草原紅牛它自己下的牛犢。這個8個月,這個4個月,這個3個月。”
當地人把剛生下來的小牛犢買回來,再用一頭正處于哺乳期的母牛當保姆給牛犢喂奶。一年之后留下母牛,把養大了的牛犢賣出去,也有不少收入。
吉林省通榆縣興隆山鎮養殖戶方克民:“這個牛犢一生下來買的,幾百元錢,到時候它能賣到3000元一頭。現在這樣賣的話就值3000元一頭了,那個都得值五、六千元了,現在這幾個牛犢就值1萬多元了。”
對于當地所有靠賣牛犢賺錢的農民來說,牛犢能否賣上好價錢,選擇牛保姆是關鍵。當地人都用中國草原紅牛來當保姆,這種牛是乳肉兼用型的品種,產奶期和其它品種的奶牛差不多,當地農民用它當保姆看中的不僅是它的養殖成本低而且奶質好。
吉林省農科院養牛研究室主任研究院張國梁:“從總體來說,它的蛋白、脂肪、乳糖,還有其它成分加在一起能達到14.7%,而黑白花牛就達不到這種程度。就是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高,對牛犢的生長發育快一些。”
現在中國草原紅牛已經成了養殖戶的寶貝。可就在5年前,這個寶貝卻讓養殖戶們失去了信心,導致中國草原紅牛總量大幅下降。
中國草原紅牛是愛爾蘭短角牛和內蒙古草原紅牛雜交的后代。通榆縣是中國草原紅牛的培育基地,當地農民養這種牛已經有30多年了,主要靠賣牛奶賺錢,可從2003年3月開始,半年時間,牛奶價格一度從一斤7角左右逐漸上漲到了1.1元,這讓養殖戶們有了新的想法。
農民侯云昌養了20多頭草原紅牛,他所在的三家子農場附近有4個奶站,看奶價持續上漲,他想把草原紅牛都換成黑白花奶牛,借離奶站近的優勢,靠賣牛奶賺錢。
吉林省通榆縣三家子種牛繁育場養殖戶侯云昌:“從賣牛奶這一塊來說,養一頭草原紅牛效益是在2000元左右,一頭黑白花牛的效益是在6000到8000元之間。所以它的效益相差太多了,所以想起養黑白花牛了。”
因為,中國草原紅牛和黑白花奶牛相比,雖然牛奶的質量略好些,但是出奶量不大。
吉林省通榆縣三家子種牛繁育場養殖戶侯云昌:“黑白花牛的日產奶量在60到80斤之間,紅牛在15到25斤之間,好一點的也在4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