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8/11/6 13:54:00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閱讀數:
繼大連韓偉公司所產雞蛋被香港有關機構查出含有超標三聚氰胺后,又有幾家公司陸續被媒體曝光。針對“三聚氰胺雞蛋”事件,中國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近日表示,雞蛋檢出三聚氰胺屬極個別企業所為,蛋雞整個行業的發展是健康安全的,雞蛋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不過,三聚氰胺雞蛋的影響不斷擴大,在相關企業、飼料商被曝光后,處在最低端的廣大蛋農開始受到影響。迫于雞蛋積壓的壓力,蛋農們無法在銷售中實現資金回流,無奈之下,只能把蛋雞賤賣屠殺,殺雞成了蛋農無法承受之重。有消息稱,在河北保定北部一個集中為京城供應散蛋的飼養村,120多養雞戶每天要屠宰上萬只蛋雞,雞蛋積壓3萬斤,10天內八成蛋農面臨蝕本。
可以說,相比于企業、飼料商以及中間商,作為生產鏈條最低端的蛋農無疑是承擔風險*的,既要經受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災害風險考驗,又有市場波動風險、食品安全風險侵襲,還要承受謠言風險的困擾。無論是因“毒奶粉”事件而被迫倒奶的奶農,因“柑橘蛆蟲”事件無辜受損的橘農,還是因三聚氰胺雞蛋而不得不把蛋雞賤賣屠殺的蛋農,都讓我們看到了農民面對市場風險的脆弱。蛋農被迫殺雞,不僅給農民自身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可能對農民的蛋雞飼養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另一方面,如果蛋雞大量遭到棄殺,勢必將影響危機過后的雞蛋價格。
面對蛋農的窘境,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各種措施幫助蛋農渡過難關,別讓蛋農獨自承受殺雞之痛。從長遠來看,我國需要形成一套系統的事前管理和防范機制,從推行養殖業標準化、強化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到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以及嚴格市場準入制度、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等方面,通過政府扶持提高蛋農的風險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