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9/25 9:53:00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9月22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根據剛發布的《臺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保障生豬生產與市場供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文件精神,臺州市將進一步提升生豬生產保供能力,確保至2021年,全市生豬自給率達到59%以上。
當前,臺州市面臨生豬增產保供和防控的雙重壓力,形勢十分嚴峻。全市生豬存欄21.5萬頭,能繁母豬存欄1.77萬頭,生豬存欄和自給率均為歷史最低。至8月份,全市生豬出欄只有37.4萬頭,預計全年出欄55萬頭。
“分析研判臺州市生豬養殖實際和未來幾年發展趨勢,我們必須要擴大新增產能、釋放潛在產能、提升現有產能,才能提升全市生豬的自給率。”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潘崇敏說。
《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據種養配套、農牧結合、生態循環、污染減排的總體要求,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規模生態養殖場。各縣(市、區)要根據新增養殖任務,劃出一定面積的成片土地,引進和發展不低于5萬頭出欄的規模化保障性養豬場,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豬養殖用地空間,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補平衡。
對發展高水平規模化生豬養殖場所需設施用地優先審批(備案),在符合有關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建設多層豬舍,取消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
對養殖場戶設施農用地到期的,無其他特殊原因,應續批設施用地;對防疫條件好、符合治污要求且存欄在500頭以上的規模場,鼓勵合理增加生產規模,*限度釋放本地生豬產能。
要堅持以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規?;⒅腔刍I生豬生產高質量發展,鼓勵建設大中型數字牧場、美麗牧場。按照治污設施與養殖量相匹配的原則,支持養殖場改造提升糞污處理設施。對于超越法律法規規定劃定禁養區、限制養豬業發展或者壓減生豬產能的,要立即整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承擔當地生豬市場保供穩價的主體責任,要保障生豬基礎產能,強化產銷對接。
“我們要在牢牢守住養豬絕不能污染環境和安全生產這兩條底線的基礎上,優先發展規模生態養豬場、優先扶持大型養殖企業、優先落地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局局長楊啟武介紹,各縣(市、區)要對照保供分解任務,劃出一定面積的成片土地,引進和發展不低于5萬頭出欄的規模化保障性養豬場,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上10萬頭出欄的規?;B豬場。對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落實規范消毒和設施改造等措施,經檢測評估合格后允許復養。對現有防疫條件較好、污水處理能力富余、存欄500頭以上養豬場,在不污染環境前提下,鼓勵按*設計生產力擴充產能。
“各縣(市、區)要在國家和省制定政策基礎上,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研判形勢,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六化’要求,盡快制定出臺更加有利于當地生豬增產與保供政策,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楊啟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