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10名毛里塔尼亞農村發展部選派的技術人員,經過寧夏畜牧專家公雙平、李毓華兩年來的理論輔導和現場指導,掌握了牛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順利結業。
畜牧業是毛里塔尼亞傳統優勢產業,牛存欄量達170萬頭,但是乳品市場70%份額都是進口品牌,當地飼養的瘤牛日均產奶量只有2.5升。為加快該國良種化繁育進程,2017年4月,由我國提供資金支持,寧夏專家進行技術幫助,在毛里塔尼亞開展為期3年的畜牧業技術示范和培訓。2018年11月22日,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第一頭荷斯坦胚胎移植犢牛誕生,調動起該國技術人員學習此項技術的積極性。毛里塔尼亞項目協調員伊色目介紹,此前,毛里塔尼亞全國只有3位牛人工授精技術員,胚胎移植技術還是空白。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剛開始舉辦培訓時,一些人找各種借口推托,后來得到實惠,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不少人主動申請下期培訓。“已經結業的10名技術人員,將被派遣到全國各地開展牛人工授精,讓千家萬戶受益。”伊色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