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2/22 9:17:00 來源:中國養殖業聯盟 閱讀數:
三全水餃疑涉非洲豬瘟事件讓市場輿情再次發酵。與豬肉養殖業的低迷相比,2018年下半年以來,肉雞養殖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如虹。
在連續四年祖代雞引種不足、2018年換羽減少的狀況下,肉雞供應呈現偏緊局面。而因非洲豬瘟帶來的替代效應,更加劇肉雞供需不平衡。這種供需失衡,則導致雞苗價格一飛沖天。
“2018年11月下旬,雞苗曾報價8.9元/羽,這在此前中國肉雞養殖歷史上都未曾出現過。”禽業研究員劉曉瑩告訴記者,當時毛雞價格達到5.9元/斤,一只肉雞可賺8元左右,肉雞養殖戶賺的盆滿缽滿。
肉雞養殖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是頻頻報喜。2月20日,剛剛披露了2018年年報的益生股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73億元,同比增長124.42%;全年實現凈利潤3.63億元,2017年虧損超過3億元。同時,公司預計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3.2億元至3.4億元,同比增長29倍至31倍。1月15日,民和股份修正了此前對2018年的業績預測,修正后預計2018年實現盈利3.7億元至3.9億元,而2017年則為虧損2.9億元。仙壇股份同樣業績激增,1月29日,公司上修2018年業績預報,預計全年利潤區間3.8億元至4.2億元,較2017年盈利上升2.7倍至3.1倍。
上述情況在資本市場得到體現,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節節攀升。1月份以來,民和股份股價從11.45元/股上漲到20.7元/股,漲幅超過80%;益生股份股價從14.35/股上漲到26.03元/股,上漲超過81%。山東三家肉雞養殖上市公司中漲幅最少的仙壇股份1月份以來股價上漲也超過63%。
“雞苗價格這么高,我從沒見過,最高時候雞苗價格超過8元/羽。春節以后,按理說應該屬于淡季,往年雞苗價格多在1至2元/羽,今年目前還保持在7元/羽左右。”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5年以來,連續四年祖代雞引種持續減少,同時2018年換羽減少,白羽肉雞供應下降。疊加因非洲豬瘟導致以雞肉替代豬肉消費又提升了需求,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
華創證券認為,2018年,受益祖代、父母代產能收縮愈演愈烈,禽鏈大周期反轉確立。此后,雞苗價格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態勢。自2013年我國祖代雞引種量達到高點154萬套之后,引種量多年持續下行,2015年至2017年引種量分別為72萬套、62萬套、69萬套,2018年祖代肉種雞引種量(含自繁)依然偏少。祖代雞引種下降將導致下游肉雞供應偏緊。
“非洲豬瘟散點式爆發,雞肉替代性凸顯。”川財證券稱,非洲豬瘟在全國范圍呈現散點式爆發,消費者出于食品安全考慮,增加對雞肉的需求,對禽鏈價格有一定的支撐。
劉曉瑩認為,非洲豬瘟蔓延,一方面,豬肉價格攀升,豬肉加工企業可能會在豬肉、雞肉混合的產品(比如火腿腸等)配方上進行調整,選用更多的雞肉,增加了雞肉需求;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消費心理,導致消費者轉向消費雞肉來替代豬肉。
2019年白羽肉雞市場有望繼續火熱。“2018年白羽肉雞行業都賺錢了,最高時候,養1萬只雞,1個多月,可以賺7至8萬元,利潤太可觀了。盡管2019年開年雞苗價格不菲,但目前來看,不論是大型養殖企業還是中小型養殖場,補欄積極性都挺高。另外,還有新的資本開始進場,比如大型養殖場的擴建以及新的中小養殖場陸續開建。大家依然比較看好2019年的肉雞養殖。”劉曉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