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8/11/14 13:35:00 來源:每日甘肅網 閱讀數:
“劉富榮真不簡單,利用塬畔溝邊閑置崖莊農宅搞養殖、辦企業,還搞得有聲有色,讓人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這兩年,到甘肅慶陽寧縣瓦斜鄉瓦斜村觀摩學習肉羊養殖的人都會有如此的感嘆。
劉富榮是甘肅慶陽寧縣瓦斜鄉瓦斜村人。年近六旬的他,18歲離開家鄉,遠赴新疆當兵,在部隊入黨,并獲營團“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從部隊轉業后,劉富榮在新疆阿克蘇創辦了榮鑫農場,經營得紅紅火火。
在外創業的他,時刻惦記著家鄉發展。當得知老家一些鄉親脫貧沒辦法、致富無門路的情況后,他萌生了返鄉創業幫帶鄉親們致富的念頭。“人就這樣,不管離家多遠,心總牽掛著家鄉。”劉富榮說。
2004年6月,劉富榮在老家瓦斜村創辦了慶陽綠豐公司。這些年,瓦斜鄉及其鄰鄉的3000多戶貧困戶,靠給綠豐公司訂單種植洋姜、螺旋菜等,實現了脫貧。為了讓更多的鄉親脫貧致富,2016年,劉富榮聯合部分群眾組建了寧縣信合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肉羊產業。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這個合作社已成為一家集生態種養、產業孵化、新技術新產品引進、品牌羊肉系列產品開發營銷、產業脫貧、科普培訓、旅游觀光、農事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我們家3口人,一年從合作社拿到的工資、地租、股金分紅,加起來有9萬多元。”在肉羊養殖場擔任飼養員的吳懷智,一邊給羊添草一邊給筆者算賬。
老吳家是瓦斜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幫助他家盡快脫貧,劉富榮將他家吸收為合作社社員,讓他和妻子參加養殖養羊技能培訓,并將他們招為飼養員,使他家在2017年實現脫貧。
如今,在信合養殖合作社,像老吳夫婦這樣的員工有36對,其中30對已成功脫貧。
信合養殖合作社還與周邊群眾簽訂合同,搞訂單種植。東風村村民昔明堂今年種的6畝糧飼兼用型玉米,賣給合作社收入7800多元。他告訴筆者,這兩年,合作社飼草料購價穩定,明年他打算多流轉一些土地,繼續種植糧飼兼用型玉米。據了解,今年在瓦斜鄉及鄰鄉像昔明堂這樣靠“種草”增收的群眾有510戶。
據介紹,信合養殖合作社屠宰廠已和北京一家企業簽訂了產品供銷合同,和廣東、深圳、浙江的多家企業結成了銷售共同體及分割羊肉聯盟,與全縣37家入股的養羊合作社簽訂了購銷合同,在肉羊價每公斤高于25元的保護價時,合作社按20%返還利潤給入股群眾,低于25元的保護價時,按12%給他們保底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