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2/6 9:00:00 來源:海東時報 閱讀數:
近年來,海東市突出重點區域、重點流域以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推進畜牧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全面協調發展,種養結合、相對平衡、農牧聯動、生態良好的生態循環農牧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據了解,目前,海東市現有省級認定規模養殖場534家,今年8月底,海東市已完成禁養區劃定,禁養區有養殖場298家。從今年5月份開始,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開展了環保設施整改,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養殖場實行關閉或搬遷,共關閉、搬遷4家。海東市534家規模養殖場中,因環保設施不齊全需要整改的養殖場有461家,目前,已整改完成221家,正在整改107家。
自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以來,海東市加強畜禽規模養殖場環境準入管理,規范環評內容和要求,對畜禽規模養殖場、畜禽規模養殖相關規劃依法依規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現有規模養殖場,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根據環保部門的環評及批復,建設相應的畜禽糞便、污水、病死畜禽、雨污分流等處理設施、設備。實行養殖場建設備案制度,環保部門依法履行環評職責,農牧部門依法備案,土地、城鄉建設等部門密切配合。各縣(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普施有機肥工作負總責,結合本地實際,依法明確部門職責,細化任務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強化日常監管,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求畜禽規模養殖場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或者委托第三方進行糞污處理,確保糞污資源化利用。對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履行環保法律責任的規模養殖場,取消其國家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省級認定規模養殖場等資格,環保部門予以處罰,政府及金融部門不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