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0/19 10:08:00 來源:西海都市報 閱讀數:
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是我省*的蒙古族自治縣。那里豐美的草場孕育出了獨有的藏羊羊種——歐拉羊。曾經,養殖歐拉羊是當地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今,規模化養殖歐拉羊正在成為河南縣眾多村落村民最重要的脫貧致富手段。
河南縣優干寧鎮智后茂村便是河南縣眾多走上這條脫貧致富道路的一個村。
智后茂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徐志軍介紹:“歐拉羊是黃南州獨有的藏羊羊種,除了肉質鮮美外,歐拉羊的體形也較其他藏羊更加碩大。其他藏羊最多長到20斤左右,但是歐拉羊能夠長到40余斤,有的成年歐拉羊甚至能夠長到70斤左右。體形大產量就大,這是歐拉羊的*優勢。此外,生長周期快也使得歐拉羊很容易成為食品加工行業的香餑餑。”徐志軍說,一般歐拉羊100天左右就可以出欄,這種生長周期的優勢是我省其他藏羊羊種所不具備的。當然,歐拉羊身上的寶不單單只有肉。歐拉羊身上的羊毛可以用于紡織;羊奶則可以制成酸奶和奶粉。”徐志軍說,“但歐拉羊的養殖一直處于散戶養殖,產量低不說,銷售渠道也比較單一,只被當成普通肉羊收購,利潤空間很小,體現不出歐拉羊的特質,更談不上什么附加值。”
為了提高歐拉羊的附加值和利潤空間,讓歐拉羊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徐志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后,決定為村里辦規模化養殖場。但是,徐志軍剛提出這一設想便遭到村民甚至村兩委的質疑。
為此,徐志軍不厭其煩地和村兩委、村民溝通、協調。此外,他還從省農牧廳申請資金,帶領村民們前往我省具有代表性的規模化養殖場參觀、學習。漸漸村兩委與村民們逐漸理解了徐志軍的用意,也逐漸認同了徐志軍開出的脫貧“藥方”。
當然,只是簡單的粗加工并不能真正展示出歐拉羊的特質。為此,徐志軍專門前往外地的一些畜產品加工企業洽談、取經。
為了能夠讓智后茂村盡快實現規模化養殖,省農牧廳專門撥付資金給智后茂村用于建設規模化養殖場。徐志軍說,規模化養殖成型后,村里的牧民們可以定期按投入的數量領取分紅,這樣就可以把村里富裕的勞動力從草場上解放出來,去從事一些其他的勞動生產活動,以增加村民們的收入。
塑造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一種長效的、可持續的扶貧機制,這就是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成功之處。
如今,智后茂村規模化養殖場已基本建成,智后茂村的未來值得期待。而歐拉羊,也將為這里的村民帶來與往日不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