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9/30 10:44:00 來源:中新網 閱讀數:
“甘肅慶陽要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大型肉用種羊純繁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黃德林28日在甘肅慶陽作學術報告,為慶陽的肉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當日,2017中國(慶陽)農耕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肉羊產業發展學術報告會”在慶陽舉行。黃德林在報告會上提出慶陽“中國肉羊之都”100萬肉羊三產融合基地建設總體規劃,從項目的背景以及可行性等方面做了具體的介紹。
漫山遍野種草、家家戶戶養羊。慶陽的肉羊產業是農村調結構、促增收的首位產業。慶陽羊肉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膻味輕,是當地人招待賓客的上等菜肴。
由于牧場退化、牲畜超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黃德林表示,牧區發展肉羊產業的潛力有限,傳統的綿羊生產重在羊毛。而羊肉收入占養羊總收入的80以上,只有抓好肉羊生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羊業經濟效益。
黃德林還提出,在堅持生態發展理念的前提下,傳統的肉羊放牧養殖將逐漸轉為半放牧半舍飼甚至現代化全舍飼方式。與之相適應,牧草栽培、農產品綜合開發利用、現代化舍飼技術將很快得到普及,利用市場經營機制,加強肉羊繁育和雜交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肉羊科技水平和規模化生產進程,將成為實現肉羊產業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
甘肅農業大學教授趙有璋當日在他題為《中國肉羊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中若干問題的商榷》的報告中,也對中國的養羊方式做了探討。他指出,根據2017年農業部的資料顯示,全國86的養羊戶年出欄羊數在100只以下,這種小群體的養羊方式,多數以放牧和補飼相結合。
此種補飼用的飼草料,以本地飼草料、各種農副產品為主,圈養羊舍經濟適用,所花勞力不多,因此投入成本低。趙有璋認為,這種養殖方式有助于調動養殖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羊肉產量上升,經濟效益顯著。
基于草地遼闊、農村秸稈較多,羊的品種資源豐富等優勢,甘肅在“十五”期間已經將優質肉用羔羊產業開發納入全省重點農業開發規劃。并提出肉羊原種場的建設是實施《百萬只優質肉用羔羊產業開發規劃》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是大力發展畜牧支柱產業和實現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慶陽制定印發了多個實施方案,市縣成立現代肉羊產業開發領導小組,每年列支專項經費,支持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參與肉羊產業開發的各個環節,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黃德林在分析了項目建設的背景以及慶陽所具備的優勢的同時,也指出了慶陽乃至整個甘肅省在養羊產業方面所面臨的困境。
良種化程度低、生產方式落后導致產品質量低、科技投入不足造成創新能力差等問題,以及多年來沿襲“毛主肉從”的生產格局,在黃德林看來,均導致了專業化、商品化的肉羊生產仍未形成規模,區域和資源優勢沒有得到發揮。
面對優勢和劣勢,黃德林建言,慶陽要建設“中國肉羊之都”100萬肉羊三產融合基地,建立肉用種羊繁育體系,通過優質種羊純繁,充分發揮繁育、科研、示范和生產等龍頭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向社會提供優質合格種羊。
在以市場為導向,以肉用種羊引進品種純繁為突破口,以科技為動力的基礎上,黃德林相信慶陽可以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采用科學工藝和先進技術,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大型肉用種羊純繁基地,為隴東乃至甘肅肉羊產業化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