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9/14 10:13:00 來源:吉林省牧業信息中心 閱讀數:
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和標準化養殖示范養殖場里,豬、牛、羊等膘肥體壯,優質畜禽陸續出欄;畜產品加工企業里,生產線上分外忙碌,一批批加工完成的畜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近年來,長春市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加快推進,構建起了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安全保障體系。
截至2016年末,全市生豬發展1041萬頭,出欄642.3萬頭;肉牛發展322.6萬頭,出欄111.8萬頭;羊發展101.5萬只,出欄40.4萬頭;鹿存欄24.4萬只;奶牛存欄5.67萬頭;兔發展671.8萬只;家禽發展3.76億只,其中蛋雞存欄3963.2萬只,肉雞出欄2.24億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16.1萬噸、34.4萬噸和7.7萬噸。養殖業實現產值317.2億元,畜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380.7億元。長春市正向著建設千億級畜牧產業基地和*優質畜產品安全生產基地的目標邁進。
標準化養殖
打造優質畜禽養殖基地
“現在養豬和以前可不一樣了,都實行標準化養殖了。我們是省級畜牧業養殖小區,養出來的豬品質特別好!”位于九臺區其塔木鎮馮家村的富康養殖場里,養殖場負責人左鶴忙著為生豬喂食。實行標準化養殖后,這個養殖場年出欄商品豬2000多頭,利潤20多萬元。近年來,長春市畜牧業標準化水平逐年提升,努力打造優質畜禽養殖基地。通過實施“退戶入區”戰略,鼓勵引導傳統分散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方向轉變,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和標準化養殖示范養殖場建設。
養殖方式的轉變帶動了畜牧業經營體系的變革。在鞏固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主體的同時,長春市大力培育新型生產主體。通過發展畜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鼓勵養殖場(小區)組建或加入畜牧專業合作社,把養殖場業主發展成為合作社的骨干成員,促進養殖場和專業合作社的優勢互補。同時,圍繞生豬、肉牛、奶牛、肉雞、梅花鹿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專業合作社,提高主導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和抗風險能力。
項目帶動
推進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
按照超歐盟標準建設的榆樹正大1億只肉雞產業化項目屠宰車間開啟雙鏈試生產,熟食車間開始試生產;計劃總投資13.8億元的皓月年出欄100萬頭肉牛產業化項目正在有序建設……圍繞打造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長春市重點推進大項目建設。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20個項目開工建設。大項目的紅火讓畜牧業發展“牛氣”十足。上半年,長春市屠宰肉牛26萬頭、生豬210萬頭、肉兔160萬只,生產熟食9.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8%、35.6%、26%、15%;全市畜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210億元,出口創匯67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8%和4.6%。
“圍繞大項目建設,我們積極建設畜牧業全產業鏈。”市畜牧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春市將打造國家優質安全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年內全市實現全產業鏈發展的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0戶,占全市畜產品加工企業的29%。同時,重點支持“龍頭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農戶養殖規模,拓展農戶畜牧業增收空間,共享畜牧業發展成果。到今年年底,通過整合,長春市將規劃啟動30個“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的現代畜牧產業園。
生態化養殖
打造長春特色品牌牧業
隨著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長春市加速推進生態化養殖。從2016年開始,長春市在綠園區、九臺區和德惠市試點,嘗試用中藥替代抗生素,實施育肥豬抗生素檢測及肉質實驗、促進育肥豬快速生長實驗、提高母豬繁殖性能實驗等8項技術實驗。“目前,長春市兩萬頭生豬的‘無抗養殖’試點實驗已取得成功。”市畜牧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長春市將在適當時機成立“無抗養殖聯盟”,打造以無抗生素養殖為特色的品牌牧業。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循環種養技術、干濕分離清糞技術、新型堆肥技術……長春市積極引導畜牧業實行清潔生產,一項項新技術被應用到養殖中。近年來,長春市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膨化、發酵技術,鼓勵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飼料加工企業利用秸稈生產優質飼料,培育一批秸稈基料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擴大秸稈食用菌基料化應用。據預計,長春市今年將發展農作物秸稈飼料13.7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