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9/13 9:01:00 來源:甘孜日報 閱讀數:
近日,記者在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看到,該縣農牧部門正在依托規模化、專業化的大型養殖基地建設,打造“種養結合,農旅一體”的產業鏈,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增強該縣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助民增收。
鄉城縣藏香豬養殖傳統悠久,幾乎每個村莊、每一戶都放養著數量不等的藏香豬。鄉城藏香豬長期生活于無污染、純天然的高寒山區,嘴尖、毛長、蹄尖,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肉質鮮美,是典型的綠色生態食品,契合當下人們對肉類食品的高品質需求。
但在單家獨戶的傳統放養方式下,鄉城縣的藏香豬養殖業未能形成規模化效應,帶動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傳統的養殖方式讓藏香豬養殖無法有效控制雜交現象,容易導致品種質量下降,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系統的養殖管護,造成了養殖成本較高、出欄率有限,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為破解這一難題,也為了找到產業發展的發力點,充分釋放縣域養殖產業的潛力,激發當地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該縣農牧部門通過積極調研、反復論證,于今年啟動了藏香豬保種繁育基地項目建設。
該基地選址在該縣的白依鄉青打村黑絨溝,林地資源豐富,非常適合藏香豬放養。基地占地1700畝,總投入資金2550萬元,預計在2018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該基地內的豬舍具備先進的地熱及風光互補太陽能功用,并實現選配豬種及規模化經營。
該基地建成后,有望成為全省*的藏香豬保種繁育基地。下一步,鄉城縣將進一步將基地打造成*藏香豬保護及科普示范重點項目、*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高原藏區產業扶貧示范項目、高原藏區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區、鄉城藏香豬農業主題公園。目前,該基地建設工作已進入業主簽約、養殖技術咨詢、場地規劃設計階段,已完成項目實施方案、規劃、可行性研究、環評登記等前期相關工作,并引入藏香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基地經營企業,進行藏香豬保種利用與開發。
同時,該縣農牧部門將與四川農業大學進行院校合作,四川農業大學將定期對基地藏香豬進行科學管護指導和研究,進一步提升藏香豬品質。
據該縣農牧技術人員介紹,該基地將按照保種和放養兩種方式,對藏香豬分類,對保種豬統一圈養,對商品豬統一放養,做到保種和放養兩不誤。
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一頭藏香豬市價在3000元左右,乘以基地年出欄數2000頭(含公司+農戶養殖出欄數),則每年至少為地方創600萬元的經濟收入。
此外,該項目采取“科研字院所+公司+基地+農戶”的“科技引路、借豬還豬”模式,至少帶動200戶貧困戶發展。按每戶5人標準計算,總帶動1000人脫貧。按戶均散養5頭計算,每戶保底增收1萬元以上,將大幅提高養豬群眾收入。
據該縣農牧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藏香豬養殖科技化繁育、規模化飼養,規范化管理是該縣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鄉城藏香豬由資源優勢變商品優勢的必要選擇。
未來,藏香豬保種繁育基地的產出的藏香豬將通過該縣即將成立的供銷公司、該縣國資公司下屬的農特產品公司、通過該縣優質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此外,結合該縣藏香豬保種繁育項目,該基地經營企業藏香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在縣城內開設藏香豬主題餐廳,研發特色藏香豬的飲食及旅游產品。目前,已有三家位于成都、重慶等內地中心城市的銷售公司前來洽談,準備共同合作推廣鄉城藏香豬。
根據“種養結合,農旅一體”的發展思路,在完成藏香豬保種繁育基地項目建設并投入使用的基礎上,未來,鄉城縣農牧部門還將結合藏香豬保種基地建設,在基地周圍建配套綠色生態中藏藥種植基地,并采用綠色科技,干濕分離和發酵床技術對豬尿和糞便進行處理,作為中藏藥的優質有機肥料,既解決了豬場排泄物無法處理的問題,同時又給作物種植提供肥料,通過“菜-糞-畜”循環養殖的方式,實現種養殖業的結合發展。
此外,鄉城縣還將在該基地所在的青打村黑絨溝打造特色旅游村落,最終實現“種養一體,農旅結合”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