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31 10:37:00 來源:東北網 閱讀數:
年初以來,海倫市將大鵝產業作為十大扶貧產業突出出來,著力打造雞訥路、海望路兩條大鵝養殖帶,輻射引帶101個貧困村參與大鵝產業發展。全市共入欄鵝雛140萬只,其中,發放扶貧鵝雛9.47萬只,帶動3245個貧困戶;發展養殖大戶53戶,飼養量達57.1萬只。
與孵化企業對接,解決優良鵝雛渠道問題。從解決鵝雛源頭入手,與麗聯大鵝養殖聯合社和國富大鵝養殖孵化基地合作對接,敲定了130萬只鵝雛孵化任務,明確了保障鵝雛品種、保障鵝雛成活率、保障技術指導、保障成品鵝銷售“四保障”措施。麗聯大鵝養殖聯合社與海興鎮中信村32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贈送鵝雛640只,包銷成品鵝,可帶動戶均增收1000元。國富孵化基地與百祥鎮14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為8戶貧困戶贈送鵝雛,吸納6戶貧困戶進入基地務工。
與鄉鎮對接,優化大鵝產業帶動路徑。利用農戶菜園種植甜糯玉米的條件,適時投放鵝雛,待玉米采食銷售后,將秸稈粉碎喂食大鵝,實現秸稈綜合利用,降低養鵝成本。前進鄉建立大鵝養殖基地一處,為同心村100戶貧困戶統一發放鵝雛,有養殖能力的60戶貧困戶自養,無養殖能力的40戶貧困戶在養殖基地集中代養。同時,向基地追投鵝雛5000只,銷售收益均分100戶貧困戶。
與金融部門對接,有效解決養殖資金難題。市婦聯發揮部門職能和產業作用,積極協調金融部門扶持政策,為貧困戶辦理貸款。與農業銀行聯系,由麗聯大鵝養殖聯合社承保,為13名成員申辦低息貸款130萬元。探索以扶貧資金入股、扶貧低息貸款轉貸合作社或養殖大戶,使貧困戶獲得資產性收益。通過“1+N”模式,由14戶大鵝養殖大戶帶動23戶貧困戶參與大鵝養殖,正在辦理115萬元扶貧貸款,確保其獲得轉貸收入。辦理婦女小額貼息貸款,對24名大鵝養殖戶給予重點傾斜,120萬貼息貸款得到及時發放。同時,持續發揮48萬元母親創業循環金作用,扶持麗聯大鵝養殖聯合社發展,與24名貧困婦女捆綁使用,幫助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