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27 9:05:00 來源:豬e網 閱讀數:
據最新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6月進口豬肉數量達9.01萬噸,總量不及2016年6月一半,減少達10.41萬噸,同比下跌53.61;較5月下跌2.96萬噸,環比下滑24.72。截止6月,2017年上半年進口肉累計達到66.24萬噸,進口數量仍比較高,但是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萬噸。上半年月度進口肉數量仍比較高主要是國內需求較好,屠宰企業庫存偏低,并且豬肉價格所跌幅度與豬價跌幅相近,利潤較少并且收豬壓價失敗,進口肉有一定的成本優勢,進口一定數量的豬肉來滿足食品需求端的需求,還能保證較高的利潤。
一、 進口肉數量終于下降 !!
就今年進口肉數量來看,6月的9.01萬噸為2017年進口肉數量較低點,成為自2016年3月進口肉數量的較低點,也是近15個月以來豬肉進口數量首次少于10萬噸。
據相關的數據統計,6月進口肉均價折合人民幣約12189.2元/噸,再次下滑,較5月跌394.53元/噸,而較發改委發布的最近的白條肉批發價格低超過7000元/噸,主要是國內豬肉價格近期比較穩定,而最近美元匯率出現下降,導致價格差距增加。
從近幾年6月進口肉數量來看,2017年6月的豬肉進口數量較去年5月11.96萬噸減少近2.96萬噸,降幅達24.72。因去年豬價較高,進口肉成本較國內豬肉價格有明顯的優勢,而今年豬價下滑明顯,特別是豬肉價格也跟隨下降,相比之下利潤較去年下滑較多。2017年6月進口肉數量僅低于2016年同期,為2012年以來歷史同期偏高位置。
二、進口肉來自哪些國家及地區?
就6月進口肉來源國家看,美國超過西班牙及加拿大成為第一,達到2.1萬噸,其次是西班牙為1.71萬噸,第三是加拿大1.46萬噸,這三個國家并列前三甲。基本上全部來自歐美地區,其中歐洲稍微領先,達4.85萬噸,其次是北美洲約3.57萬噸,最少的是南美洲地區。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6月進口肉數據從產地來看,西班牙進口肉數量位居第一,達到13.57萬噸,其次是加拿大超過德國為10.31萬噸,第三是德國為9.96萬噸,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歐美地區,僅有澳洲的新西蘭地區有極少一部分。
三、進口肉從國內哪些城市進來?
6月進口豬肉從城市或港口來看,天津穩居國內港口進口肉數量第一,達2.28萬噸;上海港進口數量為1.95萬噸;青島港6月進口1.13萬噸超越深圳,位居第三;廣州港0.99萬噸排名第四,而深圳0.98萬噸位列第五;而鄭州0.44萬噸為內地城市進口數量第一。
從上半年進口肉的城市來看,天津穩居榜首達19.16萬噸;其次是上海港,為16.68萬噸;深圳位居第三,約9.25萬噸。
四、國內豬肉出口情況如何?
國內不僅從國外進口一些廉價的豬肉用于制作食品,還將豬肉銷往港澳地區及出口至生豬產能不能滿足當地需求的蒙古、新加坡及巴哈馬等地區,但出口數量較進口較少,僅4411.856噸,較5月還減少282.257噸。
五、后期進口肉數量還會增加?
據近年進口肉數量的月度統計數據來看,豬肉進口數量的高低取決于國內生豬價格與進口鹵肉之間的價差,價差越大,進口商進口較多就能減少不曉得成本投入;并且目前國外豬肉價格比較穩定,進口肉作為食品加工材料替代國內生產的豬肉,能降低不少成本,從而獲得更多利潤。6月豬肉進口數量出現明顯下滑,主要是天氣較熱運輸及保存較難,國內需求較往年天氣好但需求仍有限,加上臺風等天氣較為頻發,影響運輸,并且由于進口成本的下降,后期有可能維持小幅震蕩的走勢,畢竟國內外生豬價格大漲大跌均不可能,而屠宰企業進口豬肉能夠保證自己的經營,并且還有較高的盈利。亦不太可能大幅走高或者下降,畢竟下半年消費需求較上半年好。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是隨著2017年7月開始實行的進口豬肉的關稅下調,這很有可能導致船期延后,而后期到岸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在下半年需求較好的情況下,進口肉數量上漲加上國內生豬出欄數量增加,將有可能進一步打壓國內生豬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