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25 11:02:00 來源:亳州晚報 閱讀數:
鎮村把“扶貧羊”送給貧困戶,貧困戶委托養殖大戶喂養,每年不但可以獲得每只500元的分紅,三年后這些羊還將屬于自己……亳州市譙城區魏崗鎮大陳村實行“托管養殖”的產業扶貧模式,在減少當地及周邊貧困戶養殖風險、保障他們獲得穩定收益的同時,也讓養殖大戶嘗到了幫扶的甜頭。
扶貧羊進“托羊所”,貧困戶收入有保障
2017年1月15日,農歷臘月十八,譙城區魏崗鎮王河灘村貧困戶張利英激動得哭了。
“從來沒有在快過年的時候手里有這么多錢!終于能讓孩子吃上肉餃子了!”在那一天的魏崗鎮扶貧物資兌現大會上,張利英拿到近萬元的養羊分紅。
丈夫因病不能干重活,兩個女兒有智力障礙,兒子正在上大學,全家的重擔幾乎全落在張利英一人身上。當初,當聽說鎮里要送來扶貧能繁母羊的時候,她既高興又發愁。
“我院子就這么大,沒有地方養。再說,這一家人我都照顧不過來,哪還能照顧羊呢?”張利英說,她曾經養過羊,深知這家伙不好伺候,“要是再有個病,咱也不懂咋治,那樣就太辜負大家了”。
在村干部的推薦下,張利英以托管的方式把羊委托給巨億牧業家庭農場喂養。她與養殖場簽下3年托管協議,每年每只羊可以領取500元凈收益。養殖場還給每只羊購買了保險,即使羊發生意外死亡,張利英也能獲得每只500元的經濟賠償。
張利英說,她相繼共領到20只能繁母羊,全都托管給巨億牧業喂養。這不僅沒有加重家里的負擔,每年還能給家里增加了約萬元的穩定收入,讓她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7月18日,譙城區魏崗鎮大陳村巨億牧業家庭農場5個大棚里,2200多只波爾山羊正在吃料,一只只膘肥體壯,精神抖擻。
“這都是貧困戶的能繁母羊,集中在這里養。”養殖場工人羅西堂說,他也是貧困戶,這里有8只羊是他們家的,“喂羊的事都是養殖場來干,貧困戶不要問事,就等著臘月的時候領分紅了。”
據了解,目前全鎮共有352戶貧困戶把2240頭扶貧羊托管給了巨億牧業家庭農場。
“放在他們那里養,不用我們操心,每年還能領到錢,只能這么好了!”魏崗鎮魏崗村貧困戶皮文彬笑著說。皮文彬今年64歲,母親已經90高齡,妻子和兒子、兒媳都有智力障礙,家中只有他一個勞動力,“這20只羊要是放在我們家里養,沒有地方不說,我們也沒有人家養得那么專業”。
既幫扶又盈利,養殖大戶有勁頭
巨億牧業家庭農場占地8畝,共有5個大棚,每天有專職人員負責早晚喂食羊群。對于托管養羊這種方式,巨億牧業的負責人蔣占陽起初并不看好。
從部隊轉業后,來自譙城區古井鎮的蔣占陽看到養羊市場潛力大,行情也比較穩定,就于2014年在臨近的魏崗鎮大陳村租用了一處廢棄廠房,買了600多只波爾山羊進行喂養。
“前年的時候,我們正好需要購買一批羊送給貧困戶,就打算從蔣占陽的養殖場買,一方面羊的品質比較好,另一方面集中購買比較方便。”魏崗鎮扶貧站負責人杜鴻鵠介紹,在把羊準備分給貧困戶的時候,有的貧困戶就反映,這么多羊他們沒有能力喂養,“有人就提議說,能不能把羊放在蔣占陽的養殖場里代養,他有技術,養得好,羊吃多少料,我們給錢就是。”
于是,鎮、村干部就跟蔣占陽協商。“我雖然很想幫貧困戶做點事,也想讓很多貧困老人安度晚年,但如果不能盈利的話,我也很難堅持下去。”蔣占陽說,飼料、人工、防疫等都需要開支,這部分的資金從哪里來?“本來貧困戶就比較困難,我總不能再跟他們伸手要錢吧!”
經過一次次的協商,通過鎮、村干部牽線搭橋,蔣占陽終于和貧困戶達成了托管協議:貧困戶把扶貧羊交給養殖場喂養,為期三年;每年養殖場按照每只羊500元的標準給貧困戶分紅,其間母羊所下的羊崽歸養殖場所有;三年后,貧困戶可以選擇把羊領走或者是繼續托管。如果在此期間羊死了,蔣占陽要按照每只500元的價格進行賠償。
截至目前,養殖場內尚未發生過一例扶貧羊死亡的事情。這和養殖場的規范化養殖密不可分。據介紹,羊所吃的飼料是蔣占陽自己配制的精細料,另外,他們每3個月要對扶貧羊集中驅一次蟲,畜牧部門免費提供疫苗和獸藥。
“我算了一下,每只能繁母羊三年內平均可下5個羊崽,一般都是喂6個月,長到將近100斤,就可以賣掉了。去掉飼料、人工等各項開支,代養一只羊我可以賺100元左右。”蔣占陽說,他現在托管有2000多只羊,也就是說,一年的利潤有20多萬元,“我自己能掙到錢,又能幫鄉親們脫貧,這事我肯定愿意干!”
據了解,目前蔣占陽又流轉了15畝土地,在給扶貧羊改善環境的同時,他自己也準備養一批羊。“我現在相當于給貧困戶打工,喂的2000多只羊都是他們的。萬一,他們托管協議到期都領走了,我這養殖場就空了。”
“協議到期了,我們肯定還是放到他們養殖場養,比我們自己養的好多了。”貧困戶皮文彬說。
多方合作共贏,務實下活扶貧“棋”
把貧困戶的2000多只羊交給一個養殖大戶來代管,萬一出現意外怎么辦?風險如何管控?鎮、村干部當初也都捏了一把汗。然而,托管方式又勢在必行。
來自省信用擔保集團的大陳村駐村扶貧隊隊長瞿光普說,他們通過考察周邊鄉鎮發現,養羊扶貧這種方式如果落實不到位,容易陷入困境。“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很多貧困戶是不會養、不能養,甚至不愿養。有的貧困戶把羊喂得掉膘了或者是得病死亡,也有極個別貧困戶還把扶貧羊吃了或賣了,這都起不到持續增收脫貧的作用。”
瞿光普說,把羊托管給養殖大戶,可以降低貧困戶的養殖風險,讓他們有穩定的收入,養殖大戶也能獲得收益,也減輕了政府的扶貧壓力,“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管控養殖場方面的風險”。
“我們通過對蔣占陽多方面的了解,認為他比較可靠。他是一個轉業軍人,又是一名黨員,既有成熟的養殖技術,為人又誠實守信,思想覺悟比較高,最后同意把羊托管給他。”魏崗鎮黨委書記王小懷介紹,由專業養殖農場為貧困戶養羊,飼養、管理更加專業,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缺勞動力、缺技術等因素帶來的諸多問題。
“托管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讓多方都獲利,這樣的扶貧方式才有持續性。”王小懷說,如果為了保障貧困戶的收入而損害養殖大戶的利益,那樣也難以為繼,“養羊污染較小,羊的價格又相對穩定,市場風險小,用這種托管集中養殖的方式還是很適合的。目前,大陳村已從貧困村中出列。”
“為減少養殖風險,養殖場內的羊都買了保險。大家信任我,我肯定要把這些羊喂養好,不辜負大家的希望。”蔣占陽介紹,目前又有36戶貧困戶正和他聯系,準備把200多只扶貧能繁母羊托管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