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12 9:42:00 來源:江淮晨報 閱讀數:
“來吃稻子啦。”一邊撒著稻谷,一邊喚著小鵝們,身體瘦削的馬宗雙臉上露出了笑容,這50只約一斤重的鵝苗五六個月后,可以為一家帶來近萬元的收入。
記者來到了合肥市肥西縣山南鎮長莊村,這個國家重點貧困村, 2016年引進了白鵝養殖技術,幫扶貧困戶養殖白鵝,產業扶貧初具成效。
馬宗雙是肥西縣山南鎮長莊村汪崗村民組的一位農民。年輕時,頭腦靈活的他跑起了運輸生意,一家四口的生活過得也是紅紅火火。但幾年前他不幸患上食道癌,住院化療后,運輸生意不能跑了,還欠下了不少醫藥費。禍不單行的是,妻子患了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每年醫藥費就需要近2萬元錢。原本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貧。
為幫助馬宗雙一家,長莊村先是為他們申請了低保,去年長莊村發展白鵝養殖技術后,第一時間給他們送去了50只鵝苗和3000斤稻谷。
據長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鄭立亮介紹,自2016年以來,為加快推動養殖業產業扶貧步伐,早日完成精準扶貧工作任務,長莊村通過深入調研,充分利用水資源和豐富的林地資源,將白鵝產業確定為產業扶貧主要產業之一,探索出養殖產業扶貧以養殖場為推手,推行“村集體+貧困戶”經營模式,成為新一輪養殖產業扶貧的新途徑。
2016年,長莊村集體養鵝1000只,同時帶動有養殖能力的15戶貧困戶每戶養鵝50只,村集體實現產值14萬元,15戶貧困戶每戶增收8000多元,今年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村集體計劃養殖白鵝1500只,16戶貧困戶申請白鵝養殖,每戶50只。
“2015年,村里因病因殘貧困戶25戶74人全部脫貧;2016年,全村整體脫貧。” 長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鄭立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