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6/22 10:02:00 來源:南寧日報 閱讀數:
望河村是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最偏遠的一個村,全村518人,其中貧困人口256人、72戶。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如何發展產業,實現脫貧?
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南寧市人力資源服務管理辦公室派駐第一書記孔軍來到望河村。孔軍入戶詳細了解村民困難,與村民共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辦法,點燃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激情。
如今,望河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引進了良種肉牛養殖項目,發展勞動強度較小、投資少、見效快的種桑養蠶業,加上勞務輸出補充,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入股養牛年年穩獲分紅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望河村肉牛養殖基地,貧困戶覃慶燕正趕著牛群歸來,牛兒們在野外吃飽了青草,肚子顯得鼓圓,走起路來懶洋洋地。
此前,山多地少是望河村的發展瓶頸。孔軍來到望河村后,發現村里河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牛羊養殖。于是,在派出單位的支持下,孔軍與廣西上朝農業公司取得聯系,引進了西門塔爾良種肉牛養殖項目。
望河村肉牛養殖,采取“龍頭企業+金融+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企業投資500萬元建設肉牛養殖基地,貧困戶依托政府扶持資金入股,共同發展肉牛養殖業,實現了自然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
“我們運用上林貧困戶產業獎補資金政策,確保每個貧困戶都有項目資金發展產業。”望河村村支書、村主任段名華告訴記者,貧困戶入股養牛,每年可得到農業公司保底養牛分紅。
實施扶貧產業項目,才能提高“造血”功能。今年1月9日,望河村72戶貧困戶每家都領到了2016年養牛分紅款2000元,望河村也成為了上林縣養牛見效最快的一個村。目前,望河村肉牛養殖基地現存欄肉牛180頭,等年底出售后,貧困戶又能分到養牛“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