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6/11 9:57:00 來源:經濟日報 閱讀數:
養雞盼下蛋,然而前幾天,河南省內黃縣東莊鎮大村的蛋雞養殖戶蘭現杰卻以12元一只的價錢,忍痛把300多只正下蛋的雞當做肉雞賣掉了。至此,他辦了7年的養雞場里沒有了一只雞。蘭現杰表示,春節前,雞蛋價格就在回落,春節過后雞蛋價錢明顯下跌,他養了5000多只雞,從春節到現在已賠了30000多塊錢。
蘭現杰只是當地眾多賣雞的養殖戶中的一個。近期,在東莊鎮東野莊、西野莊等村莊的養雞戶也紛紛賣雞。據調查,目前當地有80%左右的養雞戶把雞賣掉了,當地蛋雞養殖陷入困境。
據養殖戶反映,養蛋雞投入大,就拿雞飼料來說:魚粉、麩皮、玉米、油等按比例搭配成混合飼料,一斤合1塊2毛多錢。產一斤雞蛋,光飼料的價錢就是2塊五六毛錢,而在市場上,一斤雞蛋的零售價是2塊,一斤雞蛋賠五六毛錢。要是按批發價,一斤才賣1塊8,比零賣價還要多賠2毛錢。這還不算別的費用,若把水、電、人工、防疫等費用加上,賠的就更多了。看到市場上雞蛋價格沒有回升跡象,只有早早把雞賣掉,以減少損失。
據了解,今年雞蛋價格“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還是供大于求。前年,養雞形勢不錯,導致去年很多社會閑余資金進入蛋雞行業,一時間當地養雞場建設如火如荼,造成蛋雞產能過剩。今年以來,小范圍的H7N9疫情,導致部分老百姓“談雞色變”,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對雞蛋的需求。
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我國雞蛋主要依賴于居民消費,而居民對雞蛋的需求是基本穩定的。產量過剩了,價格就會走低,后面進場的養雞戶,就會有一定損失,也就形成了蛋雞養殖的“大小年”形勢。面對已經陷入困境的蛋雞養殖,一方面希望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應對,減少養殖戶損失;另一方面對于養雞戶來說,在做好雞病防治、養好雞之余,也要對市場行情有一定了解,不盲目跟風,才能在紛紜變化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