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3/14 10:09:00 來源:華龍網 閱讀數:
“來來來……” 近日,在重慶市璧山區廣普鎮金龍村7組,村民王邦杰剛撒下幾把青草,吆喝了幾聲,此起彼伏的“嘎、嘎”聲便從家門前的樹林里、水田中傳出,一大群灰鵝扭著肥碩的屁股蹣跚而來。
“這就是我養的雁鵝,這群有70多只,是專門留的種鵝。”鵝主人王邦杰說,去年初,他流轉了6畝水田,試著養殖雁鵝。現在,這些鵝長得非常好。這些鵝吃的是玉米、稻谷等糧食和青草,很受市場歡迎,每斤能賣約30元。
王邦杰之前在新疆打工,是一名貨車司機。他為什么放棄工作,回鄉養鵝呢?
近年來,每逢春節回家,王邦杰都看到家鄉變化一年比一年大,好多鄉親都在搞山羊、孔雀、土豬養殖,他也動了心。去年春節,一直喜愛養殖的王邦杰再也不想在外漂泊,讓妻兒留守在家,于是決定回鄉創業。
可是養鴨、雞、豬的鄉親很多,不能跟在他們的后面,那樣不僅因為市場不景氣賺不到錢,還有可能會因東西賣不出去相互拼價而傷了和氣。
正在一籌莫展時,他突然想起春節吃的雁鵝肉鮮嫩松軟,口感極好。王邦杰隨即上網查詢得知,雁鵝具有覓食力強、適應性廣、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還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等作用。
王邦杰開始四處尋購幼苗,并購買養鵝方面的書籍和上網查找資料學習養殖技術。
“一開始我就計劃生態放牧養殖,將養鵝區設置了喂養區、放牧區、圈舍區。”王邦杰說,分區放牧養殖更利于管理和保護環境。雖然生態養鵝出欄時間需要4個月,比一般養殖方法出欄時間要多1個月,但是價格卻要高出不少。
剛開始養鵝時,他總是小心翼翼地照顧著鵝寶寶。從最開始的幾十只養起,幾個月時間就增加到150多只。
“目前,我已經賣了80只,每只鵝重10斤,銷售額有2萬多元。”王邦杰說,去年主要是學習、總結養殖經驗。今年,他將擴大養殖規模,預計養殖3季、共1000只雁鵝。
“除去養殖成本,一只利潤約150元,1000只就是15萬元……”雖然養鵝非常辛苦,但一想到很受市場歡迎,王邦杰心里便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