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3/10 14:42:00 來源:今日象山 閱讀數:
一道原先隱藏于鄉村的農家菜,最近成為寧波等地食客追捧的新寵。養鵝大戶嚴積良與他推出的“紅燒老鵝煲”,上個月經報紙報道、多家媒體轉載后,一度成為美食“網紅”,使得舌尖上的浙東白鵝再添新秀,其產業鏈也得以不斷延伸。
白鵝點綴綠野,曲頸環繞鄉村。作為象山縣“7+1”農業龍頭型產業,浙東白鵝列入了*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相繼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產品保護目錄。據記載,我縣自古就是野雁遷徙途中的歇息地,象山白鵝就是由先民捕捉的野雁經長期馴養、選育而成。在西晉時,象山已開始飼養白鵝。近年來,經我縣科研攻關,解決了反季節生產、全年繁殖浙東白鵝等關鍵技術,肥肝鵝生產與加工技術也不斷成熟,像鵝肥肝、白斬鵝、鹽水鵝等鵝產品早已聲名遠播,浙東白鵝特色產業日漸邁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東陳鄉是浙東白鵝的主產地,嚴積良是東陳鄉南堡村人。他在南堡村辦有養鵝場,專門養殖種鵝。而嚴積良名下的積良大白鵝有限公司采用基地加農戶的模式,現有種鵝4萬羽,孵化室2000平方米,年出苗鵝120萬羽。
嚴積良介紹,南堡村有養殖白鵝的傳統,有些村民有三十多年的養鵝經驗。《本草綱目》記載:鵝肉,利五臟,解五臟毒,止消渴。在南堡村一直有用老公鵝做鵝煲的傳統,因其營養豐富、口感獨特,成了招待貴客的民間大菜。
據介紹,種鵝養殖三年以上就開始淘汰,有些售往廣東、安徽等地,制成廣東燒鵝、鹵水鵝等。如何就近消化種鵝,延長自己的白鵝產業鏈,一直是嚴積良思考的問題。去年他邀請鄉村廚師,在新花鳥市場邊上開起飯店,隆重推出招牌菜紅燒老鵝煲。
這個鵝煲的做法是:選用生長3年以上的老公鵝,去毛清洗后切成大塊,然后用水沖洗掉血水,再和枸杞、當歸、白術等八味中藥材以及水、美味鮮醬油、五年陳花雕、冰糖等一起放進高壓鍋里煮。除了這些食材,如果食客喜歡,還可以加幾塊土豆。
“紅燒老鵝都是熱氣鵝,是不冰凍的,因此需要預訂,一般都是上午下單晚餐才上桌。食客點單后,我們通知養殖場現殺,然后直接送到店里烹煮,整個過程至少需要3個半小時。這樣可以保證新鮮度,也避免浪費。”嚴積良頗為自豪地說,以前這道美食只在鄉村流行,飯店開張后,老鵝煲名氣大增,都是客人帶客人,現在很多食客來自寧波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