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12/26 14:03:00 來源:農村信息報 閱讀數:
“十三五”時期,浙江省確定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向全省人民鄭重承諾,決不把違法建筑、污泥濁水、臟亂差的環境帶入全面小康。畜牧業是主要的民生產業,事關百姓餐桌,事關生態環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特殊。沒有畜牧業的轉型升級,就做不到三個“不帶入”。
從散養到規模養殖、生態養殖,再到新型畜牧體系建設,浙江總是最先遇到挑戰,又最先突破生產關系的束縛。過去這三年,我省高度重視發展生態綠色畜牧業,以“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的扎實推進,推動畜牧業加速從粗放擴張轉向綠色生態;以新的發展思路和新的產業路徑,加快形成生產布局優化、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畜牧業發展新格局。
今年10月,浙江捧回了全國首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省稱號,浙江實踐為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污染治理和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樣本,也為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新模式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生態新景象
梳理現存的生態“短板”,直擊“痛點”,才能盡早抵達“兩美”浙江的幸福彼岸。
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決策部署,而農業水環境治理,尤以畜牧業為重中之重。首先,畜牧業遇到的挑戰是空前的、史無前例的;其次,畜牧業在大農業中所占的份額舉足輕重;最后,浙江畜牧業一直引領著全國,盛名之下,必須相符。從這些角度看,畜牧業轉型升級成功與否,不僅關系著浙江農業的命運,也決定著“五水共治”的成敗。
秉承“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愿景,我們必須對“養殖不污染環境”有更加清醒而堅定的認識。散養豬場清退出場、對違規排放污染物加大處罰力度……在“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勢如破竹的生態戰役中,畜牧業勇當排頭兵:3年時間,全省全部規模豬(牛)場實現無污染養殖,39個散養豬重點縣和2000余家規模水禽場污染治理全面完成,規模化養殖比重高出全國26.8%。
然而,“關停”“限養”并非最終出路,畜牧業關系到保供給、保安全、保增收,在大農業中牽一發而動全身。一邊是保證市場供應的責任,一邊是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畜牧業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有關畜牧業轉型升級決策精神的內涵,就不難發現,優化我省畜牧業布局,使得養殖數量與各地的生態環境承載量相適應,實現養殖無污染和零排放才是這場戰役真正的目標。
這個關口,浙江根據區域發展差異與土地承載水平,省市縣全新編制實施《畜牧業布局結構調整優化方案》和《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全省養殖場戶減少40萬戶,禁養區內的養殖場戶和其他“低、小、散”戶全面得到清理,主動調減存欄生豬800萬頭,全省11個地市畜禽存欄量全部低于環境承載量50%。與此同時,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省農業廳聯合省環保廳編制出臺了《浙江省畜牧業區域布局調整優化方案》,集中力量攻關農牧結合、生態循環利用關鍵技術,指導傳統主產過載區域生豬養殖減量。
初冬時節,紹興濱海新城。走進浙江寶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門,綠樹成蔭曲徑通幽,滿園鮮花競相吐蕊,路邊池塘水影憧憧,一幅美麗的畫卷映入眼簾……浙江寶仔是農發集團目前在浙江*的生豬養殖基地,每年向市場供應1.5萬頭商品豬。也許有人會以為,這么大規模的養豬場,一定會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然而這里卻美如花園別有洞天,讓初次造訪者誤以為來到了一家農家樂。
原來,寶仔有一整套污染治理長效機制,通過雨污水分流系統和沼氣設施,污染物排放幾乎為零。經沼氣池處理后的水進入55畝狐尾藻池、藻池采用6級循環,逐級處理,出水質量達到國家2級農用灌溉水標準……
這是浙江省畜牧業生態治污的一個典型縮影,也是今天“兩美”藍圖的重要注腳。如果沒有對“養什么都可以,但是養什么都不能污染環境”的清醒認識,沒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收兵的韌勁,是完不成這一任務的。壯士斷腕,絕處重生,浙江做到了。
產業新變局
畜牧業站上了十字路口。村莊里庭院內的零星養殖是原始的落后的,明顯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需求。規模化工廠化的工業化畜牧業,如果嚴重污染環境,導致畜禽疫病藥物殘留等食物安全問題,亦難持續發展。現代畜牧業應該是生態型畜牧業。
在湖州,神牛生態農業逐步摸索出“生豬—污水—沼肥—蘆筍、蘑菇”的生態循環農業體系,500多畝的農場幾乎不存在水和廢物污染。“種植蘆筍為了消耗污水,種蘑菇是為了消耗生豬糞和沼渣,現在,這兩項成主打產品了。”蘑菇和蘆筍每年為農場帶來200多萬元收入,多樣化的農產品產出拉伸了農場產業價值鏈,提升了農場綜合抗風險力,神牛,因此成為市場“常青樹”。“通過農牧結合、漁牧結合、林牧結合等循環農業模式,變廢為寶,多樣化經營,是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說。
布局調整和數量調減,為形成種養配套、農牧結合的循環農業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業主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等一整套模式,得以進一步快速推廣。如今,全省90%的規模養殖場采取了農牧結合、生態消納的處理方式,生豬養殖的規模化水平從原來的場均200頭左右提高到600頭以上。豬尿糞變有機肥,廢水用來養殖淡水魚等現象屢見不鮮。
與傳統農場不同,從建廠之初,諸暨永寧弟兄農業開發公司便從規劃設計、污水處理、循環利用三個維度著手,打造真正的綠色循環生產模式。形成了以1.5萬頭的規模化生豬養殖場為“核心區”,以稻米、瓜果、茶葉等種植為主的“緊密區”“配套區”,則以培育配送服務鏈為主的“服務區”。永寧與周邊鄉村形成了相互給養關系,每年吸納100多名農民就業,儼然是當地農村發展的“引擎”。
令人欣慰的是,像永寧弟兄一樣,這樣的“引擎”在浙江鄉村加速復制,“千場美麗、萬場生態、綠色發展”的美麗畜牧理念,早已在這片土地扎根,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省美麗牧場將達到1000個。一座座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農場成為畜牧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載體,實現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豐收,也為浙江鄉村搭建了“美村富民”的新平臺。
決不在一根豬尾巴上吊死,在做大做強生豬養殖畜牧產業的同時,其他食草類牲畜養殖同樣不可偏頗,隨著湖羊、兔、蜜蜂等特色產業振興計劃的大力實施,全省兔業、蜂業等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浙江畜牧逐漸告別“一豬獨大”舊模式,迎來多元特色、“六畜興旺”新局面。
湖羊飼養量逐漸增長。全省湖羊飼養量達245萬頭,比3年前增長了11.05%,圍繞該產業形成的湖羊文化節更是成為全國知名的畜牧文化品牌;綠色、生態的蜜蜂飼養拓寬了轉型路徑。如金華婺城區不少傳統生豬養殖戶關停了豬場,逐漸回歸本地傳統的養蜂業,蜂業產值1.5億元,在全區畜牧業產值比重中飆升到15%左右。而全省蜜蜂飼養量則達120余萬群,產值達11億元,蜂王漿、蜂花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蜂蠟產品出口量全國第一。
綠水青山間,生態農場處處開花,多元養殖品種爭奇斗艷,一張全新的畜牧業產業圖景正潑墨繪成。
未來新藍圖
畜牧業不同于傳統的工業,也不同于傳統的農業,在工業4.0、“互聯網+”等深刻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今天,將前沿技術、思維與畜牧業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相融合,是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目前,浙江省一大批畜牧業龍頭企業已經率先垂范。
下午1點30分,浙江一景生態牧場內。悠揚的音樂聲響起,1000多頭奶牛進入了擠奶時間,一臺國際領先的瑞典進口全自動轉盤式擠奶機緩緩旋轉起來。“用機器代替人工,既保障了高效生產又保障了品質安全,比如,一景在菌落總數、體細胞總數等控制方面,甚至還優于歐盟標準。”負責人李鳴介紹說。用澳大利亞純種優質奶牛和美國優秀種公牛凍精培育奶牛,采用德國全自動犢牛飼喂器取代人工喂奶……一整套前沿設備“武裝”著各個生產環節,當有的奶企曾陷入“三聚氰胺”漩渦時,一景憑借卓越的品質,告別了連續6年的虧損,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萬物互聯。從生態養殖、屠宰加工、精細生產到物流配送、品牌連鎖,“互聯網+”因子已深深滲入華統肉制品有限公司全產業鏈。
從整豬進場到一塊小小的豬肉最終安全抵達餐桌,通過華統生豬白條綜合分級平臺、智能化屠宰流水線、集團管控型ERP信息系統等,將生豬來源、重量、有無病史等信息納入互聯網監管體系,從而形成了嚴密的溯源機制,從源頭開始,便對“華統”名下所有豬肉產品的安全負責到底。
這只是浙江畜牧依靠新技術、創新發展的縮影。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浙江青蓮以互聯網思維勾勒從養殖到屠宰、加工,再到商業、旅游的全產業鏈;浙江華騰牧業有限公司的“互聯網+”綠色生態智慧養豬模式入選農業部“互聯網+”現代農業優秀實踐案例……這些現象級創新實踐一再證明,浙江畜牧正緊緊跟上工業、制造業擁抱智能化、互聯網的步伐,這股蓬勃向上的變革趨勢,最終將促成浙江畜牧業邁向更高水平的轉型升級,完成新舊發展動能轉換。
據了解,浙江省“智慧畜牧業云平臺”計劃明年1月份上線。該平臺除涵蓋動物防疫、動物檢疫系統外,還包括生產管理、無害化處理、屠宰管理和污水預警等其他模塊,全省范圍的智能化監管逐漸邁向新層級,在給全省防疫監管工作減少負荷的同時,也將為畜牧產品安全供應裝上一道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安全閥”。這一次,我省又將走在國內畜牧業前列。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在60%以上,其保持較高的全球市場影響力的主要秘籍是:以大中型農場為主,年總產值在2萬澳元以上的大農場占94%;現代化程度高,畜牧業各個環節的生產作業都是由機械完成;畜牧業產業水平高,并實現了畜牧教育、科研和推廣之間的無縫銜接。
相較于模式成熟的澳大利亞,轉型升級中的浙江畜牧業還有諸多環節和要素需要完善,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而在整個中國畜牧業版圖上,浙江是最有實力率先實現“澳大利亞式”畜牧業的土地。
今天,打開詩畫浙江的兩美畫卷,美麗牧場點綠成金,正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富裕一方鄉土;美麗畜牧山水筑夢,正成為新常態經濟版圖中勾勒未來生活的重要筆墨,助力美麗中國。“十三五”是中國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節點,浙江畜牧業借力轉型升級推進發展速度換擋。奠定了前期積累、順利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的浙江畜牧業,勢必引領中國現代畜牧業建設率先實現突破,未來5年,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