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12/7 9:26:00 來源:華龍網 閱讀數:
以前,外地人提到豐都,首先就會想到“鬼城”,如今,外地人提到豐都,首先想到的必定是肉牛。通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壯大,肉牛已經成為該縣的一張名片。
不僅僅是肉牛,肉牛只是帶動豐都縣農業產業發展的火車頭。自豐都縣委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特別是近三年來,該縣大力發展肉牛主導產業,分片區發展榨菜、紅心柚、龍眼、烤煙、花椒、有機大米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同時鼓勵各鄉鎮街發展獼猴桃、黑花生等區域性特色新興產業,現已基本形成“1+6+X”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體系。
不久前,筆者在社壇鎮肉牛養殖基地看到,一座建設面積為4000平方米的黑安格斯肉牛原種場竣工,場內已住進一批優質黑安格斯種牛。
“這是今年我縣實施的肉牛養殖項目其中的部分,該種牛場是我市、也是西南地區設備設施最完善、技術最先進、規模*的黑安格斯肉牛繁育供種基地。”豐都縣肉牛辦主任何川東說。
近三年來,豐都縣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立足“生態涵養發展區和國家農產品主產縣”功能定位,舉全縣之力建設“中國肉牛之都”,推動肉牛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集牧草種植、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科技研發等于一體的肉牛全產業鏈。
“目前,我縣肉牛產業已實現標準化飼養量、肉牛產業產值、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重要指標全國第一,形成以豐都為中心、跨區域聯動、上下齊動的肉牛產業‘總部經濟’格局。”豐都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湛永會說。
據了解,豐都縣肉牛產業能夠在這幾年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還表現在政府搭臺,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企業帶動,提升了產業質量和效益;科技支撐,搶占了產業發展制高點;金融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農戶參與,千家萬戶因養牛實現了致富奔小康。
眼下的三元鎮紅心柚主產區,一株株柚樹掛滿了累累碩果,黃橙橙的柚果格外引人矚目,果農采果時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近三年來,豐都縣加快推進以三元鎮為主產區的紅心柚產業發展,目前紅柚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去年,豐都縣紅心柚產量達2.8萬噸,實現產值近1.5億元,有效地促進了當地柚農增收致富。
“今年,我村新增榨菜種植面積1000畝,目前菜頭正進入膨大期,長勢良好,預計可為村民帶來120萬余元產值。”樹人鎮巖口場村黨支部書記秦義才說。
樹人、十直、社壇等是豐都縣榨菜產業主要鄉鎮,近三年來,該縣榨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縣榨菜年均種植面積達到20萬余畝,總產量40萬余噸,菜農種植榨菜收入達4.8億元,剔除種植成本,純收入至少在4億元以上。
除了紅心柚、榨菜產業,近三年來,豐都縣的龍眼、烤煙、花椒、有機大米等特色優勢產業也發展較快,并因此構成了“1+6+X”產業體系中的“6”大支柱產業。在長江兩岸海拔300米以下,該縣共發展種植龍眼面積累計達到5萬畝,待全部掛果盛產后,預計總產量可達到5萬噸,實現年產值3億元左右。
“花椒和有機大米近三年的發展形勢也很喜人,目前,全縣花椒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主要涉及樹人、董家、湛普等鄉鎮。栗子鄉作為豐都縣有機水稻種植基地,現已通過中綠華夏有機產品認證中心認證有機水稻5308畝。”豐都縣農委副主任余宏斌說。
近年來,豐都縣委、縣政府圍繞調整種植結構,治理水土流失,土地集中流轉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引導部分鄉鎮農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以種植獼猴桃、核桃、黑花生等為主的新興產業,有效地助推了農戶增收致富。
“我鎮把獼猴桃種植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來抓,目前已在南洋、江洋、雙仙、徐坪等村種植獼猴桃5000余畝,獼猴桃總產量在4000噸以上,實現產值1億元左右。”江池鎮黨委書記唐克偉說。
由于獼猴桃營養豐富,價格較高,效益顯著,目前,豐都縣已在江池、包鸞、十直等8個鄉鎮規模種植獼猴桃并建立基地,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覆蓋17個貧困村,近400戶貧困戶因此獲益。
同樣,仙女湖等鄉鎮的黑桃、青龍鄉的黑花生、龍孔鎮的鐵花生,這些構成該縣“1+6+X”產業體系中的“X”新興產業,近三年來也發展迅猛。如仙女湖鎮竹子社區農民工李慶懷,近年來返鄉創業種植核桃200余畝,目前已有50畝掛果,今年采收核桃干果1800公斤,通過注冊商標和制作精美包裝,在網上以每公斤60元的價格銷售。
“早實核桃進入盛果期后,畝均可采收干果150公斤左右,因此再過兩三年,我的200余畝核桃樹,每年的產量將達到3萬公斤,預計可實現產值160萬元以上。”李慶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