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11/4 15:28:00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閱讀數: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始終將畜牧業發展作為農村經濟和民生工程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堅持抓發展、促轉型和抓防控、保安全,全省畜牧業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畜禽養殖基地和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的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
據統計,2015年全省肉、蛋、奶產量分別達711萬噸、410萬噸、352萬噸,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11.4%、5.5%、14.4%,分別居全國第二位、第二位和第四位。豬、牛、羊、禽的飼養量分別達1億多頭、1480多萬頭、4000多萬只和16多億只,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一、第四、第二位。畜牧業產值達2445.3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達32%。
在新的形勢下,“既要六畜興旺,又要藍天碧水”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省畜牧局局長宋虎振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畜牧業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穩增長、保態勢、調結構、防風險等重點工作,務實創新、持續發力,不僅有力保障了全國畜產品有效供給,而且畜牧業集群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的意識得到明顯加強。
圍繞綠色發展這一主題,河南相繼出臺實施了沿黃區域綠色奶業發展、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加強畜禽糞便資源綜合利用等一系列規劃和指導意見,科學指導行業發展,綠色生態發展已成為全省畜牧行業發展的共識。
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變害為利在畜牧業綠色發展進程中,河南省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列為重點內容,以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為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基本途徑。在平頂山、漯河、南陽、濮陽四市率先開展了省級生態畜牧業示范市創建。在全省開展了省級生態畜牧業示范場創建,利用典型示范推進農牧結合、循環發展。
截至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漯河豐盛公司為代表的“就地消納就地利用”、以南陽牧原公司為代表的“異地消納綜合利用”、以新野科爾沁公司為代表的“區域配套循環共生”、以平頂山龍潭峽公司為代表的“生態放養自然利用”和以河南金匯公司為代表的“分散收集集中處理商業化運作”等五種發展模式,“畜—沼—菜”“畜—沼—果”“畜—沼—林”“畜—沼—糧”的農牧結合模式,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省畜牧局高永革處長告訴記者這樣一組數據:全省生態養殖場數量達1589個,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的比例達62%。其中,大中型沼氣工程達2400個,有機肥加工廠或車間116個,可年產有機肥413噸;糞便儲存場達450萬平方米,糞水貯存池達770萬立方米。
秸稈飼料化利用變廢為寶
農作物秸稈“用則利,棄則害”。近年來,我省按照“先飼后肥、先農后工、循環利用”的原則,以秸稈飼料化利用推動牛羊產業發展,以牛羊產業發展帶動秸稈飼料化,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秸稈飼料開發利用之路。僅2015年,全省農作物秸稈飼用量達2480萬噸,約占全省可飼用秸稈量的28%。
全省通過養殖肉牛奶牛,不僅把豐富的秸稈資源轉化為優質的蛋白質資源,而且有效減少了秸稈焚燒和隨地丟棄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土壤肥力。這為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河南在畜牧業轉型升級和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方面,打造出了一批成效明顯、特點突出的亮點;在建設生態畜牧業省方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子。”在全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暨糞污綜合利用現場會上,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對河南畜牧業做出這樣的評價。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河南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向,持續推進畜牧業集群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力爭到2020年把河南建設成為立足中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優質安全畜產品核心產區,讓河南畜牧業在讓中原更加出彩征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