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4/15 8:48:00 來源:豬E網 閱讀數:
2016年春節之后生豬價格進入了暴漲通道,從年初的17.0元/公斤,上漲至目前的19.78元/公斤,累計上漲了16.2%。與此同時,飼料原料方面卻是一路狂跌的態勢,比如豆粕、玉米,截止目前二等玉米收購價格為1758元/噸,43%蛋白豆粕油廠出貨價格為2380元/噸,相比年初下跌了9.3%、4.4%,均下跌到五年來最低水平。在豬價上漲,而飼料成本下跌的雙重利好下,我們養豬人的盈利水平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部分養豬人每頭生豬盈利在600-800元,甚至個別能達到1000元以上。
農業部部長:既讓老百姓吃得起 又讓養殖戶有錢賺
這邊是虧損了三年的生豬市場終于揚眉吐氣,那邊卻是豬肉的上漲引起了消費者的抱怨與激憤。
我們看到,眾多行業外的媒體紛紛劍指生豬市場,鳳凰、騰訊、新浪等主流媒體的頭條都在說豬價上漲這個事兒,都在問國家何時進行生豬市場調控。于是乎,自從3月19日發改委發布黃色預警之后,農業部、商務部、發改委紛紛站出來表態,觀點也較為一致,均認為此次豬價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由于上一輪豬價深度虧損造成如今的供應減少,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并且幾大部門均認為未來一年內豬價或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但是在十一之后將出現調整。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行業外呼吁政府調控豬價的聲音少了很多,反而支持市場在豬價的調節中起決定作用的聲音越來越強。
面對這些變化,還是有養豬人顯得相當疑惑,以往政府都是要對上漲的豬價進行調控的,今年的態度為什么來了個大轉彎?其實,今年政府部門這一系列態度都是有章可循的。
【3月19日 發改委發布黃色預警】
3月19日豬糧比達到9.5:1以上,發改委發布了黃色預警。
發改委表示造成此次豬糧比進入黃色預警通道的原因:1、生豬產能持續偏低;2、今年春節前后場寒潮雨雪天氣,對生豬產能特別是仔豬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3、玉米價格跌至近年低位,導致近期豬糧比價持續走高。
從生豬生產周期看,近期生豬價格居于高位,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是過去三年生豬價格偏低引發產能適應性調整的結果,有利于提高養殖場戶經濟效益,調動養殖場戶戶積極性,促進生豬生產發展,保障市場豬肉供應。
發改委建議,生豬養殖場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國家有關部門將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規定,適時啟動調控預案,努力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4月7日 農業部新聞發布會】
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表示,豬周期是正常的,是生產者或者消費者對價格作出的不同反應。這一輪豬價上漲雖然也有豬周期,但是趕上的是禁養,所以加大了產能下調的深度。并且表示,豬價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但是暴漲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漲的基礎和動力。
【4月7日 商務部新聞發布會】
本輪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生豬供給減少,而供給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生豬養殖長期虧損,因此此次價格上漲也可以看作是生豬市場一種自身修復行為。隨著養豬預期效益變好,養殖戶擴欄補欄,后期生豬出欄逐步增加,市場供應將趨于平衡。預計2016年全年生豬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當前生豬出欄價格尚未突破歷史高點。從我們掌握的數據看,上輪周期的生豬出欄價格高點出現在2011年9月7日,為20.21元/公斤,比今年3月份價格高點高6.8%。盡管如此,對豬肉價格的上漲必須高度重視。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測力度,及時發布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信息,引導養殖、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補欄,保障市場供應。
【4月10日 發改委發文談豬價】
今年春節后,生豬價格不降反升,持續高位運行。這是生豬養殖行業經歷前幾年周期性調整的結果,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
對于豬價上漲,發改委給出了三個原因:1、豬價下跌,養殖業虧損,養殖戶補欄不積極;2、部分地區禁養、限養;3、2015年9月份天氣炎熱導致能繁母豬分娩率下降以及2015年冬季低溫寒潮導致的仔豬成活率下降。
隨著生豬價格上漲,豬糧比價也持續攀升,已接近歷史高點。除生豬價格上漲之外,玉米價格持續下跌是重要因素。2011年-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全國平均玉米批發價格持續穩定在2.4元/公斤左右。去年7月至今,玉米價格持續下跌,目前已不足2元/公斤,累計跌幅約20%。若剔除玉米價格下跌因素(即假設玉米價格維持在去年7月水平),當前豬糧比價仍低于8.5∶1,處于正常波動的綠色區域。
對于未來豬價
預計今年中秋、國慶節前生豬價格將高位運行,但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預計9月份以后供求關系趨于寬松,明年春節后可能進入新一輪調整階段。因此,養殖場戶要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合理安排補欄,并順時安排出欄。
【4月11日 農業部部長表態】
4月11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會上表示,討推進農業的供給側改革,重點要抓好調減玉米、穩定生豬、提升牛奶。
2015年4月份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在經歷了三年低迷之后波動上行,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較大。預計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但不會出現暴漲,四季度價格會趨穩。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調整優化生豬區域布局,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殖,促進生豬養殖綠色發展,保障有效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既讓老百姓吃得起,又讓養殖戶有錢賺。
截止目前,自從3月19日起,半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有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三大部門都對豬價進行了表態,從新聞發言人、畜牧業司司長再到農業部部長,可以說這一次豬價的上漲已經引起了全國上下高度重視。
可以看出,不論是對于此次豬價上漲的原因(黃色部分),還是對未來豬價走勢的預期(紅色部分),三大部門的觀點都大體一致。并且,農業部與發改委都提到了,為什么現在豬糧比這么高,養豬人盈利水平高的原因,除了豬價上漲,玉米價格的下降也是另一主要因素,若是按照往年玉米市場價格來看豬糧比仍舊在8.5左右的正常水平。
正是基于幾大部門對當下生豬市場大漲的理性分析,所以目前幾大主管部門都沒有表示要加大調控力度,而是說要繼續跟蹤、檢測,及時發布信息,進行建議、引導。比如說,3月19日發改委發布黃色預警后,截止目前國內只有4月11日大連投放1000噸儲備肉的消息,并沒有形成大范圍投放。可以見得,如同玉米一樣,市場調節將對豬價起決定作用。
特別是,日前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的表態,可以說是最鏗鏘有力的。預計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但不會出現暴漲,四季度價格會趨穩。要保障有效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既讓老百姓吃得起,又讓養殖戶有錢賺。
想必,這也是我們養豬人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