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4/15 8: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 閱讀數:
這幾天,錫林郭勒草原牧民浩畢斯哈拉圖哪都不去,一門心思地在家接羔。“我家今年估計能再添一百多只小羊,我們整個牧民聯合社的數量得破萬。”近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農牧業局獲悉,截至當前,錫林郭勒草原上今年又迎來約650萬只小羊羔的誕生。
雖然沒出門,但浩畢斯哈拉圖心里裝的事情可不少,賣羊得排在第一位。
“我們烏珠穆沁羊肉是錫林郭勒草原上好品質羊肉,不喂飼料,就放養在大草原上。最高的時候白條羔羊的收購價超過25元一斤,去年才十幾元。牧民當然受的影響很大,像我家鄰居原本去年計劃賣100只羊,最后沒辦法賣了150只,都是因為收購價格低造成的。”浩畢斯哈拉圖說起來也有點激動。
近年來,羊肉價格仿佛坐上了過山車,大起大落的價格更是牽動著以牛羊為主要謀生之路的草原牧民。在擁有18萬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羊肉價格就像牧民家的“晴雨表”,高的時候“風清氣爽”,低的時候“愁云密布”。但即使這樣,浩畢斯哈拉圖也沒打算減少接羔數量。
面對不穩定的收購價,草原牧民們也在想辦法。腦子活絡的浩畢斯哈拉圖,2015年還專門帶著自家牧民合作社的羊肉去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找銷路。
“大家對我們的肉評價都挺好。而且去了才知道,原來內蒙古羊肉的價格在市場上并不低。”浩畢斯哈拉圖如是說。
的確,錫林郭勒盟的羊肉品質在餐飲業內有口皆碑。“世界草原看澳洲,中國草原看錫盟。”內蒙古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葉飛一直關注草原羊肉,他曾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錫林郭勒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羊產業發展最富有產業競爭優勢,當地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也是經過市場檢驗和消費者認可的羊肉品類。如,小肥羊、西貝、東來順、海底撈等知名餐飲連鎖都在錫林郭勒設有加工廠。
浩畢斯哈拉圖所在的聯合社有百余戶牧民,每年羊的出欄量能破萬,他們也想建自己的屠宰加工基地,但很難。浩畢斯哈拉圖說:“我們想建屠宰場,掌握議價權。但我們沒有食品安全的資質,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
“牧民能做的就是保證錫林郭勒草原羊肉的品質,把羊放養在草原上,不給它們喂飼料,保證身體健康,盡量不打藥。”浩畢斯哈拉圖如是說道。
現當前,錫林郭勒盟當地政府對草原羊的品牌意識也越來越強,打造錫林郭勒肉羊品牌,組織草原上的優秀羊肉企業走出去推銷、參加展會。其還從2013年開始推行的“錫林郭勒羊肉”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運用物聯網技術以及數據庫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追溯管理平臺,實現羊肉從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消費終端等全產業鏈的無縫監管,做到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體系管理。
“這些舉措,讓牧民得到的實惠,也讓企業增加了賣點,讓消費者得到安心。”葉飛如是點評說。